-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2022南国书香节闭幕 10天举办1263场活动 发放1400万元文化惠民券
建设书香岭南 凝聚奋进力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8-31
□本报记者 徐平
在南国书香节梅州分会场,兴宁市新华书店将图书展销送到基层,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南国书香节组委会 供图
风起湾区,书香岭南。
8月28日,为期10天的2022南国书香节落下帷幕。据组委会通报,截至闭幕当日,本届南国书香节共展销图书30万余种,在广东全省373个分会场举办1263场活动,将全民阅读活动推广到基层角落,组委会及相关单位共计发放1400万元文化惠民券,惠及全省读者。
加强优质内容供给
在本届南国书香节举行期间,广东省275家书店分会场和线上平台同步设置“喜迎二十大主题出版物”展销区,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读书分享会也在多地开展。
多地分会场同步设立首届广东出版政府奖获奖图书展,出版粤军近几年的优秀出版成果整体亮相。南国书香节组委会积极组织,通过大众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推荐好书,花城出版社社长张懿、新世纪出版社社长陈少波、广东省地图出版社社长李希希结合多年出版工作,分别推荐大众出版、少儿出版、专业出版的读物。“从‘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忠于祖国、心系同胞的家国情怀中,吸取前行的力量。”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肖风华从选题、文本等角度,向读者推荐了长篇报告文学《血脉――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实录》。
实体书店作为展销场地、阅读空间,在策划组织读书活动上下足功夫,通过阅读活动向读者推荐优质内容,为作者与读者搭建读书交流平台。刚获得“年度最美书店”殊荣的广州楠枫书院举办了多场岭南名家新书分享会,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赏析唐诗的名篇名作、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冯达文解读中国古典哲学的思想智慧……这些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活动受到广大读者欢迎。
优化各地阅读资源
今年的南国书香节,组委会将阅读资源向广大乡村倾斜,使全省城乡的阅读资源分布更加均衡。组委会首次在省内10个地市设立了27个乡村分会场,并在肇庆、兴宁、开平、博罗打造了4个各具特色的乡村分会场示范点。乡村分会场依托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驿站等阅读空间,开展图书展销、读书活动,既发扬了岭南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又呈现出新时代的全民阅读推广新面貌。
组委会根据省内阅读资源的分布情况,积极优化粤港澳大湾区与粤西、粤北、粤东地区之间阅读资源不均衡的现状,通过“书香暖山区”“岭南流动书香车”等形式,进一步缩小差距,实现阅读资源相对均衡的布局。截至目前,“书香暖山区”已援建114间爱心阅览室,惠及10万余人,输送图书30万余册。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的多辆“岭南流动书香车”分别开赴基层,为阅读资源相对薄弱的乡镇、社区送去优质的阅读内容。
“我们将阅读资源统筹分配,努力实现均衡化发展。”南国书香节组委会委员、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蒋鸣涛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南国书香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分散办展的模式,竟意外地开创了一种上接云端、下接地气的局面,在全省各地种下读书的种子,使全民阅读深入人心。”
提升阅读服务水平
组委会结合各地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因地制宜做好图书展销、读书活动,不断提升阅读服务水平。在茂名分会场,“岭南流动书香车”成为一道流动的书香景观,方便了基层读者的阅读需求。在韶关分会场,“红色故事代代传”等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到乡镇举办,以书香涵养乡风文明。在梅州分会场,兴宁市新华书店与新洲村委组织开展了简单的小型图书展,陈列的书籍内容丰富,涵盖主题出版物、世界名著、生活百科、少儿绘本,书店工作人员介绍:“种植类书籍受到许多村民的欢迎,不少村民围在展台前翻阅,一看就是一下午。”
组委会不断延展阅读空间,结合阅读场景推出相匹配的阅读服务。在广州设立地铁分会场,将阅读融入市民日常出行生活。精选一批文化馆、岭南书院、文化小镇、剧院作为特色分会场,打造特色阅读空间,助力书香岭南建设。此外,组委会还持续建设阅读推广人队伍,推举评选出如老党员冼务金、语文教师赵春梅等一批优秀阅读推广人。
在积极满足老年读者和未成年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组委会还主动将阅读服务送到特殊读者手中。盲文图书展、盲人听书、盲人助视设备体验、盲人朗诵活动等一系列盲人阅览体验活动举办。
南国书香节组委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广东新华发行集团总经理何宝贤介绍,南国书香节的举办,让全省各地检视自己的公共文化设施与阅读服务水平,补齐短板,发挥特色,为全民阅读提供更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