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扫黄打非”办公室主任谢中岳:

“别人越放松的时候,越需要我们警惕起来”

作者:吴明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8-25

  □本报记者 吴明娟

  

在洛阳市2022年“绿书签行动”系列宣传活动线上启动仪式上,谢中岳(左三)与孩子们合影。

陈志强 摄

  “全市3350个‘扫黄打非’基层站点,他都一一走到了。”“老谢是个工作狂,干啥都追求完美。”“粗中有细,总能让人如沐春风。”这些话语都是描述洛阳市“扫黄打非”办公室主任谢中岳的。因工作成绩突出,谢中岳曾获评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先进个人。

  车就是“移动办公室”

  “对待工作,就是要说干就干,干就干好。”谢中岳说起话来中气十足。他说,作为一名宣传文化系统的工作人员,必须将初心融进灵魂,把使命扛在肩上。

  聊起工作,谢中岳就打开了话匣子,诸多细节一一浮现在眼前。他说:“一旦接到相关线索任务,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有时候在基层一待就是一周,车就是移动办公室。”对“扫黄打非”工作来说没有假期的概念,越是节假日,越是文化场所的敏感日。这个时候,也往往是谢中岳工作最忙碌的时候。他说:“别人越是放松的时候,越是需要我们警惕起来。”

  谢中岳自2016年分管洛阳市“扫黄打非”工作以来,洛阳市“扫黄打非”办公室于2016年至2021年连续6年获评全省先进集体,2018年、2021年两次获评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称号,多人获得全国“扫黄打非”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嗅觉敏锐的“猎手”

  弘扬新风正气,必须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传播行为,大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谢中岳有着敏锐的职业嗅觉。他曾从一本盗版图书入手,牵头组织查处一起侵权盗版图书仓储案件。

  2019年3月的一天,洛阳市“扫黄打非”办公室接到举报线索,称在该市有盗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单位的图书在市场上流通,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些图书的背后可能有一个黑色产业链。

  接到线索后,谢中岳迅速组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公安等部门对举报线索涉及的洛龙区关林火车站附近和伊滨区佃庄镇进行突击检查,发现3个仓储窝点,现场查扣涉嫌盗版图书40多个品种、12万余册,码洋超过700万元。公安机关在现场控制一名犯罪嫌疑人,避免了一大批盗版图书流向市场。

  近年来,洛阳市相继查处“‘3・6’重大侵权盗版图书仓储案”“百色影院网站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6・18’假冒央视名义非法活动案”等多起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仅去年一年,洛阳市就立案查处“河南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作品案件”等“扫黄打非”案件22起,查扣侵权盗版图书7.5万余册(件)。

  在狠抓案件办理、深入打击各类非法出版传播活动的同时,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谢中岳带领洛阳市“扫黄打非”办公室成员积极探索治本之策,坚持打防并举,一边强化打击,一边宣传治理,从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全局出发,把“扫黄打非”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化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将其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相结合,持续提升工作效能。

  粗中有细的“老兵”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是“扫黄打非”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面对少年儿童,“拼命三郎”谢中岳也会流露出“硬汉柔情”。他说,赢得青少年,才能赢得未来。在和孩子们交流时,必须俯下身子,耐心倾听他们的声音。

  为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扫黄打非・护苗”联盟浓厚氛围,洛阳市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涉教材违法犯罪活动和违规违纪行为。同时,定期组织举办讲座,向孩子们宣传“扫黄打非”知识。

  同时,洛阳还通过“绿书签行动”,开展红色主题阅读讲座、主题签名、征文绘画比赛、红色主题诵读等,以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开展“扫黄打非”法治宣传教育,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

  谢中岳说:“我们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和接受能力,设计了适合他们的活动,讲座内容很接地气。比如说,告诉孩子们,不购买盗版书籍就是最基本的知识产权保护。让他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作为一名宣传文化系统的“老兵”,谢中岳深知“扫黄打非”工作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人和朋友们劝他:“快退休了,工作差不多就行了。”他却说:“组织给我提供了一个工作平台,只要还能发挥一点老同志的余热,就得干下去。”在同事们眼中,谢中岳身上永远有着一股子拼劲儿。“工作有苦有甜,虽然更多的时候是苦,但为了清朗的网络环境,为了给孩子们营造绿色文化环境,为了案件告破后大家脸上喜悦的笑容,那些苦都不算什么。”谢中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