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新华第一家转型示范店,到中部地区第一家24小时书店,再到全球首家共享书店……10年间,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店展示了多次华丽转身――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作者:刘蓓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8-24

  □本报记者 刘蓓蓓

  “2013年6月16日。”时隔近10年之久,《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提起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店转型开业的具体日期,刘维维仍能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她是书店转型后的第一任店长,现在担任皖新传媒合肥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维维还记得,书店开业那天有人问她一个问题:“这个书店还是新华书店经营吗,怎么和以前的新华书店完全不一样?”

  是的,新华书店不再是那个老面孔了。

  从那时起,作为安徽新华发行集团的第一家转型示范店,三孝口书店开始了一路不停的创新:中部地区第一家24小时书店、全球首家共享书店、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年度最美书店”……

  “创新的理念早已深入每位员工的心里,也造就了大家常说的一句话‘三孝口店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现任店长徐昕炜这样告诉记者。

  开业

  安徽新华首家转型示范书店

  三孝口书店1985年9月26日建成,转型前它是在安徽乃至华东地区都很有影响力的科教书店。之所以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把它作为第一家转型示范书店,和当时的书店行业大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2011年、2012年左右,电商平台及数字阅读快速发展,给实体书店带来了巨大冲击。第三极书局宣告倒闭、季风书店举步维艰、风入松停业搬迁、光合作用书店资金链断裂倒下……实体书店发展陷入困境,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计划以三孝口书店转型进行“破局”尝试,让书店回归商业运营。

  2013年3月,三孝口书店筹备组成立。刘维维担任组长,组员有10人,其中多数人都有十几年书店工作经验。后来担任三孝口书店店长的赵世萍和徐昕炜,都是筹备组成员。

  赵世萍告诉记者,在进入筹备组工作前,她从来没接触过新店的筹备工作。她知道这件事情要想干好并不容易,但想着可以学习到很多与书店相关的其他业务,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也做好了挑战自我的心理准备。

  从2013年3月到6月,仅3个月的时间里,筹备组成员一起外出学习、组织货源、规划布局、招募商户……会的、不会的,起早贪黑边学边干。就这样,在摸爬滚打中,他们将这个组建筹备时还是建筑工地模样的书店,一点点变成了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以书为媒多业态相融合的新型书店。

  可以想象,这个过程有多么艰难。刘维维坦言,确实有很多困惑,比如如何重新定位书店、如何做阅读+、多业态之间怎么配合等等,这些“我们都不懂,要去学习”。

  刘维维自己就去过3次境外某知名书店,其经营和运作模式给她很大启发,“它把文化相关业态都放在一个综合体中实践,图书选品也很具水准。”在她心中,三孝口书店转型对标的就是这家书店。

  2013年6月16日,焕然一新的三孝口书店正式开业。

  书店共有8层,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是一个以书为媒,集咖啡、茶饮、书吧、生活艺术品、创意文具、轻餐饮等多种时尚业态为一体的文化综合体。

  除了直观可见的阅读环境和丰富业态的变化外,看不见的变化则发生在店员和读者的关系上。

  店员改称呼为“阅读顾问”,读者有关于读书的问题,都可以找“阅读顾问”解决。读者与店员之间不再是被动的买卖关系,而开始产生了良好的阅读互动。

  “这和以往的新华书店完全不一样了。”很多人都发出了如开头那位读者同样的感慨。

  那一年,全国很多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纷纷开启转型之路:江西新华兴建的南昌红谷滩文化综合体开业,上海新华书店“主题店”Light&Salt(光与盐)亮相上海外滩源,西西弗、先锋等知名民营书店则不断有新店开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化体验空间。

  提振

  中部地区首家24小时书店

  当城市进入午夜,书店就是灯火。

  2014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著名人文书店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正式开始24小时营业。在当时实体书店发展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此举大大提振了行业的信心。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决定,将合肥三孝口书店打造成中部地区首家24小时书店。

  接到任务后,刘维维带领团队去北京、上海实地考察。她们整夜整夜地待在书店,观察读者、店员的状态,提供的服务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在集团开总结会时,有人质疑夜里来书店的是不是真正想读书的人,建议做成会员制。三孝口团队坚持认为,市民有平等享受阅读的权利,24小时书店要对所有读者开放。

  2014年10月31日,三孝口书店正式启动24小时营业。从此,在夜间的灯光下,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在中秋节或过年时,有些拾荒者会拿着蛇皮袋到店里休息,店员会把自己买的月饼、做的水饺和他们分享。慢慢地,他们被书店环境所感染,对自身行为开始有所约束;休息之余,也会拿起书翻一翻。时间长了,有些店员几天后再来上班,和他们再见时,会像朋友一样会心一笑。书店还时不时地上演找孩子的故事。孩子与家长起争持,跑到书店里来,员工会帮家长调监控查看。后来只要看到孩子一个人在书店,员工都会主动上前询问情况。“这些都已成为非常常态化的举动。”刘维维感慨地说。

  那时,徐昕炜担任副店长,他在值夜班时发现,有一位老大爷总是晚上10点钟左右来到书店,拿起一本书在一个角落安静地阅读,直到天亮才离开。后来他得知这位老大爷患有睡眠障碍,每天都要到后半夜才能入睡,在家里担心打扰家人,于是便晚上出门。在书店24小时营业之前,老人家一直难以找到舒适安全的地方落脚。书店夜间营业后,他便养成了每天夜里来看书的习惯。老大爷一再感谢书店为他提供了这样一个温暖舒适的场所,让他能够在阅读中度过漫漫长夜。

  那一刻,徐昕炜更加体会到作为一名书店人的意义,“我们的服务给很多人带来了想象不到的帮助”。

  这就是刘维维说的,员工和读者之间互相感染、互相教育。所以,在三孝口书店,店员初进店时不教业务,而是首先要求做一个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书店人。

  在24小时书店基础上,2016年,三孝口书店策划推出“书店奇妙夜”活动。家长和孩子们既可以参与书店组织的制作图书、书店寻宝、故事会等活动,还能动手搭建帐篷,与家人一起享受睡前阅读时光并伴着书香入眠。

  活动受到了非常热烈的欢迎,每次一发起很快就会报满。至今,“书店奇妙夜”活动已举办7年,300多个家庭参与。徐昕炜亲眼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参与活动而爱上阅读,“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活动,而是成为孩子们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

  2016年12月20日,人民网对三孝口书店夜间进行的直播报道中称:“暖心!合肥24小时书店不驱赶任何人,拾荒者也可以在这里过夜。”这条消息火爆网络,三孝口书店获得全国关注。2017年6月,这篇“暖心”书店的文字内容被写进山东高考作文题,再次引起热议。

  因为疫情防控原因,2020年以后,三孝口书店暂停夜间服务。“等条件允许时,24小时会再次重启。”刘维维肯定地说。

  创新

  全球首家共享书店

  2016年6月,11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事关发行业战略全局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文件。此后全国各地陆续出台具体实施意见,真金白银扶持实体书店发展。

  政策利好、商圈示好、读者好评,一系列积极信号背景下,实体书店转型升级之路走得更加深入。强化“互联网+”思维,以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以创新增强经营能力,是书店在回暖背景下的前进方向。

  彼时,三孝口书店开始了又一次惊艳之举――2017年7月16日,推出全球首家共享书店。

  通过共享阅读软件“智慧书房”,读者可以将喜爱的图书带回家免费阅读。通过运营模式的颠覆式变革,帮助读者消除阅读成本、降低阅读门槛、提高阅读频次,同时将所有图书充分利用和运转起来。

  2017年7月刚刚担任店长的赵世萍,就赶上了这次华丽变身。她说,这一转变成功地再次将人们拉进了书店,客流一下有了成倍的增长,虽然工作人员更辛苦,借还工作也增加了许多流程,但看到这么多人重新捧起图书、爱上阅读,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2021年下半年,皖新传媒将“智慧书房”借阅APP创新升级为“皖新云书店”微信小程序,为用户提供双平台。其中小程序作为快速入口,扫码即用,快速提供服务,APP作为用户深度体验的平台,具备会员、活动、互动等功能。

  据了解,共享书店运行5年多,日均客流量达到6000多人次,双休日近万人次,已经借出超200万册次图书。

  “客流量的增加在带来人气的同时,还促进了书店多元业态的发展。”徐昕炜介绍,结合共享书店新的运营模式,店内又推出了一系列与共享相关的营销活动。

  2019年5月,三孝口店以绘本借阅为依托,结合儿童启智体验、绘本手工绘画课程等付费体验,打造了“阅+绘本馆”这一创新项目,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与此同时,在全省范围内新华书店与政府共建城市阅读空间项目也在遍地开花,让书店更加亲民、便民、利民,同时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图书阅读覆盖范围。

  经过5年来的发展,三孝口书店还增加了与其他100多家共享书店门店之间的通借通还以及借阅转购买功能。随着线上产品的不断优化迭代,该店还与合肥全市60多家门店形成了连锁效应,门店之间权益互通,初步形成了网格化经营规模。

  融合

  线上线下加速互动

  2020年以来的疫情,给实体书店发展带来了又一波冲击,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已是必然之举。

  三孝口书店从专注店内业务的线下销售,转变为主动出击寻找客户。多平台、多渠道、多维度推广,主动宣传,多平台销售。目前已实现常态化直播,主要通过逛店加知识分享的方式进行。

  用大数据指导工作,是实体书店在当下发展的重要抓手。徐昕炜介绍,三孝口书店用借阅APP、“皖新云书店”小程序、ERP系统等后台数据作支撑,实时捕捉市场热点,把控图书选品、请配及重点陈列。产品及销售组织,以多平台后台分析为依据进行动态调整,移动端抓取用户喜好,选品精准、专项陈列、定向推送。同时,建立客户资料档案库,对大客户进行多维度精准画像,利用数据分析提升销售成功率。

  “线上线下一定要互动,这是实体书店必须要勇敢去尝试,而且要熟练运用的方式。我们要证明,实体书店有能力去引导人们阅读和生活的方式。”刘维维如此思考。

  一方面用技术赋能,另一方面坚持阅读初心。10年来,三孝口书店平均每年开展200余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10年来,三孝口书店一直坚持自主选品,通过对共享借阅数据及门店销售数据的整合,每月陈列销售及借阅的排行榜,引导读者阅读和选择。

  2019年,三孝口书店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今年4月又荣获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年度最美书店”荣誉称号。

  时代不同,读者的需求和体验感会随之变化,科技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三孝口书店一直把变化当作常态。但是他们也坚信,无论什么时代,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总是存在的,书店要不断调整服务模式和内容,传播优秀文化,为时代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