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

当好图书版权保护排头兵

作者:李婧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7-14

  □本报记者 李婧璇

  

中关村图书大厦与出版社签订的授权书。

  

在“新华驿站”内,中关村图书大厦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版权知识宣传。

中关村图书大厦 供图

  把书香送到每一位市民身边,让守护版权的意识浸润每一位读者心头,是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一直以来秉承的理念。成立于2003年的中关村图书大厦是一家以科教出版物为主营方向的大型现代化书城,营业面积近万平方米。作为海淀区重点文化企业,中关村图书大厦充分践行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传播先进文化的使命,积极助力海淀区“教育强区、科技强区、文化强区”建设,树立了国有出版物发行主渠道的良好形象,在版权工作方面更是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

  常抓不懈

  强化服务效能

  今年年初,中关村图书大厦荣获2021年“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刘玮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关村图书大厦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是对大厦深入开展版权工作的高度肯定。大厦今后将以版权示范工作为抓手,继续进一步规范版权服务,提升版权保护水平,更好开展版权保护工作,为推进海淀区和北京市版权正版化工作乃至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版权是灵魂,品种是血液。”刘玮绍,大厦首先在进货渠道上做到严格把关,经营出版物均按照进货流程从正规出版社统一进货,在进货手续上与出版社签订供货合同,并要求对方出具作品登记和相关授权证明才能进货,杜绝了非法图书流入市场,流入读者手中。“我们始终秉持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把抓好出版物质量和版权渠道作为头等大事,常抓不懈。”

  正是对版权的高度重视,使得大厦在开业之初就被北京市版权局授予首批“正版产品销售示范单位”,成为当时海淀地区仅有的3家挂牌单位之一。

  由于中关村图书大厦毗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等学府,周边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林立。“我们在服务上始终坚持‘创新、求实、严格、缜密、精简、高效’的企业精神,坚持‘引读者求知、助学者立说、促出版兴业、扬科教之帆’的服务宗旨。我们深知,科研对于图书、资料要求的严谨与准确性,因此我们要压实版权主体责任,强化版权服务效能,最大限度满足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学子的正版读物需求。”刘玮向记者介绍道。

  发挥优势

  搭建版权“堡垒”

  在严把版权关的同时,中关村图书大厦还不断强化和充分发挥优势,构建自己的版权“堡垒”。

  记者了解到,这个版权“堡垒”就是大厦在海淀区稻香园南社区打造的“新华驿站”。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创新打造“文化驿站”新型文化业态的相关精神,大厦以团购服务空间外移为抓手,引导社区居民多读书、读好书,同时树立起良好的版权意识,打造了这一集社区书店、社区文化活动、团购客户现采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华驿站”。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驿站以版权保护宣传为抓手,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嵌入式”服务,将文化创意与版权宣传活动融入社区生活场景,开展符合周边社区人群特点的文化和版权宣传活动。“我们从阅读、文化、体验、社交、亲子五个维度全方位打造独特的社区文化圈,以丰富多彩的版权宣传形式促进社区家庭文化生活,推进‘书香北京’建设。”刘玮介绍道。

  与此同时,大厦还积极利用自己的图书优势资源,在引导广大师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的同时,与苏家坨小学建立了校外图书室,在图书室中张贴保护正版标语,进行版权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版权意识。

  创新举措

  融入日常生活

  未来,如何推动大厦的版权工作更上一层楼?对此,刘玮向记者介绍,大厦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图书版权保护工作。目前,大厦正在积极申报北京版权工作站,下一步,大厦将以版权工作站为依托,在海淀区委宣传部版权管理部门的带领下,继续秉持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依靠大厦经验丰富的百人销售团队和专门的版权管理人员,继续把抓好出版物质量和守护正版渠道作为头等大事,规范进货流程,从源头上严把关,杜绝非法出版物流入市场,为推进海淀区和北京市的软件正版化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

  此外,大厦将继续深化版权知识教育,切实融进日常工作中。刘玮表示,大厦将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守好主阵地,做好版权保护排头兵,在显著位置设立版权保护和版权服务职能岗位,有效保证读者的权益不受损害,并自觉接受各级版权管理部门的指导,按时参加版权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