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社和重庆社联合推出长篇报告文学《下庄村的道路》

书写绝壁凿出脱贫天路的“愚公”精神

作者:刘蓓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6-24

  □本报记者 刘蓓蓓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被誉为“当代愚公”。他带领村民修出的公路,仅8公里;全国的公路有多少里程?500多万公里。那么,这8公里的山路以及筑路的带头人毛相林何以感动中国?作家出版社和重庆出版社近日联合推出的长篇报告文学《下庄村的道路》给出了答案。

  谈到这部作品的创作缘由时,作者罗伟章说,2020年的一天,中国作协创研部给他打电话,说重庆巫山县下庄村有个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名叫毛相林,事迹十分感人,希望他去写一部报告文学。

  怕自己把握不住毛相林的精神实质,罗伟章没有立即答应,而是查找了相关资料。当他看到毛相林和下庄村村民的生存环境,了解到下庄人为修路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和牺牲,罗伟章深深受到了震撼,他接下了写作任务。

  2021年春,罗伟章第一次踏上了毛相林带领下庄村人用了7年在绝壁上筑就的“天路”,奔赴下庄村实地考察采访,创作了报告文学作品,并发表在《人民文学》2021年第6期上。《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看了这篇报告文学激动不已,终审过程中数度落泪。他对罗伟章说:“你应该写成一本书,让更多人看到。”

  罗伟章也强烈地感受到对毛相林和下庄人的确还没说够:“我要更加充分地将毛相林和下庄村人的精神内涵提取出来。他们的内在精神,不仅在脱贫攻坚中能发挥巨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在乡村振兴以及未来的日子里,一样能光芒闪耀。”最终,罗伟章完成了这部17万余字的《下庄村的道路》长篇报告文学,于近日由作家出版社与重庆出版社联合出版。

  这部作品书写了毛相林带领下庄村村民自发修路,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这一感天动地的壮举,以及毛相林带领村民经过15年探索试验,成功培育劳务输出(蓝色)、西瓜种植(绿色)、柑橘种植(橙色)“三色”经济,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的先进事迹。下庄村人用20余年铸就了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坚守初心、自强不息的“下庄精神”,他们也正是凭借这种精神的力量,从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走上乡村振兴的致富路,给人带来持久的震撼、感动与激励。

  “在新时代的视野中接续着先辈的壮志豪情,历时7年在绝壁上开凿出脱贫之路、小康之路、幸福之路,毛相林与他的父老乡亲一起所做的事,催人奋进也催人泪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道路、顽强勇毅的中国人向着美好生活砥砺前行的缩影。”《人民文学》杂志如此评价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