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日报》打造《读者来信》专版
让读者来参与 让来信有回应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6-21
□本报见习记者 齐雅文
“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来信、来电、留言,您关心的就是我们关注的!”这样的口号让人不禁好奇,什么样的栏目或版面会十分强调读者和网友的意见建议,这正是《宁夏日报》在2021年开设的《读者来信》专版。《读者来信》每周一期,聚焦百姓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听民声、纳民智、解民忧为己任,创新风格,开阔视野,广纳群言,加强互动,为读者和网友搭建一个表达意见建议、交流思想观点、反映社情民意、进行批评监督的平台,架起党委、政府和百姓的沟通桥梁。
聚焦百姓关心的小事
百姓关心的小事,都是民生大事。开门办报是党报的优良传统。《读者来信》专版中,开设了《民生关注》《新闻热线》《热点面对面》《这事儿帮您问了》《图说百象》等栏目,通过走访、调查,反映群众的建议和呼声,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回应市民百姓的诉求。
通过前期对读者和网友意见建议的归纳整理,记者编辑们可以得知当下宁夏人民关心的大事小情,寻找出合适的选题。在《@宁夏人,这里有一份关于供暖的问卷调查,请查收!》报网端微同步发出后,上万份答卷蜂拥而至,记者兵分五路分别对暖气不热问题进行回访。《天冷了,你家暖气热了吗?》发出后,一些久拖不决的问题已得到解决,一些问题经媒体转交相关部门正在解决。贴民心、接地气的报道给了读者暖心的力量。
从推出的专版来看,《读者来信》十分注重内容的及时性。以6月2日为例,这一期推出的时间正好是端午假期前一天,整个版面的最大部分《民生关注》栏目便聚焦了端午节相关话题,从传统节日和年轻人之间的小小隔阂入手,探究了更加深层次的问题。聚焦传统节日应该如何叩开年青一代的心门,围绕传统节日怎么过才更有味儿展开报道。
在推出报纸版的同时,《读者来信》还通过宁夏日报客户端、宁夏新闻网、“读者来信”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开门办报”,与读者和网友互动交流。
“跑腿记者”名副其实
在《读者来信》专版中可以看到,主次分明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在每期专版中,《民生关注》栏目作为主文区域,都会聚焦一个话题进行报道,从提出问题或者现象,以及切实可行做法等方面详细展开。其他栏目,如《政策面对面》《图说百象》等,多放置在版面的边栏或下方,让版面在内容上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这种内容上的详略得当,还体现在版面设计的巧思和细节当中。《读者来信》的每期内容十分擅长用版面元素突出当期大主题。比如,4月28日的内容聚焦校园盲盒,版面主文部分放置盲盒的主题图案;6月2日的内容聚焦端午节,版面主文部分以浅绿色做底,融入粽子、传统窗户等节日元素;6月16日的内容聚焦高考,版面的边框便设计为文件夹边框,并镶嵌进书本、铅笔等图案。这些在版式设计上的巧思与报道内容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读者来信》整个版面的协调,让内容读得进,读得透。
问题提出了,后续结果怎样?读者和网友的疑问是否消除?在《读者来信》中,提出的问题有回应是不可忽视的一点。在《这事儿帮您问了》栏目中,《链接某网址进行年报是否可信》《学生和老人公交卡怎么办理》《小区门口减速带噪声扰民》等稿件基本都是一句话提出问题,相关部门回复,内容虽然不长,但干货不少。而记者署名为“跑腿记者”,也增添了几分趣味性,突出了服务的特点。
《读者来信》上连党心,下接民心。每一次采访、每一篇报道,都在很好地传递党的温暖,坚持为民情怀,践行为民服务,做到有始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