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人办公楼里“露营”悄然“出圈”

作者:吴明娟 石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5-24

  □本报记者 吴明娟 通讯员 石闯

  郑报集团员工带着行李入住帐篷 徐宗福 摄

 

  “郑报集团怎么了?领导竟然带头在办公楼搭帐篷‘露营’!”近日,微信自媒体“金屏媒”流传出的消息,在媒体圈流传开来。

  很快,两条题为《社会面不清零 我们不回家》的短视频刷屏网络。郑报人搭帐篷吃住单位、坚守一线的片段,在抖音、微博等多平台迅速传播。

  报社大楼里搭起帐篷

  按照河南省郑州市疫情防控要求,5月4日零时起,全城按下了“暂停键”,然而媒体人怎么办,也停下来吗?

  “不!”郑报人给出了清晰而坚定的答案。他们深知,越是严峻时刻,越需要权威、快速、及时发声,回应广大市民关切。城市慢下来,新闻人就得快起来,迅速而坚定地逆行奔赴。为此,郑报集团社长、总编辑带头扎根单位,和中层干部、采编骨干立下军令状:“社会面不清零,我们不回家,誓与郑州共进退、同坚守!”

  为避免封控在家无法上岗,确保新闻24小时滚动发布和报纸正常出版发行,5月8日,包括郑报集团主要领导、中层干部、一线记者和夜班编辑、校对、设计在内的近百人坚守在郑报大厦,一直忙到凌晨两点多,不少人疲惫地瘫在椅子上休息。

  5月8日晚,郑报集团集中采购了19顶帐篷、几十张行军床和被子、枕头、泡面、酸奶等生活必需品,同时提供免费的一日三餐和必要补给,解除大家的后顾之忧。

  一位资深编辑在朋友圈深情写道:“今夜,郑州突然降温,下起小雨,郑报集团值守夜班的伙伴们以梦为马、以笔为犁,在郑州静态管理的非常时期,一起扛,向前行,书写出属于郑报人的扎硬营、打硬仗、啃硬骨的郑报精神。”

  帮办平台直面群众急难愁盼

  城市严格管控之外,新闻媒体也需要像雷达一样,及时发现工作上的不足,及时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把舆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早在1月,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就组织郑报集团建设运营了“郑在抗疫・一帮到底”新媒体帮办平台。5月9日凌晨6点多,帮办平台工作人员于一涵带上洗漱用品到卫生间梳洗完毕,便回到办公桌前迅速投入到了当天的工作中。

  受疫情影响,平台接到的求助信息量暴增,最多一天突破了3000。面对众多市民的急难愁盼,于一涵和同事们一整天都隔着网络和电话,不停对求助信息进行分类、核实、交办,解决疫情期间最急迫的民生求助。从白天一直忙碌到深夜,每个人的嗓子都是沙哑的。半夜两点,从睡梦中醒来的于一涵,看到手机后台有新增的消息,就熟练地点开小红点,迅速处理起群众的求助问题……

  5月10日深夜11点多,“郑州发布”的88号通告显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和生产经营。郑报集团全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弹推了相关讯息。深夜看到正观新闻推送的消息后,一名网友写道:“这就是郑州速度……”

  在郑州人民的支持下,慢生活7天后,城市逐渐恢复正常节奏。但全体郑报人仍将“提一口气”,生活虽然解封,但思想、责任不会解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