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一声老师》:
迸射人性的光芒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4-22
□赵冬俊
作家黄蓓佳在长篇小说新作《叫一声老师》(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以独特的儿童视角、率真的叙事口吻,讲述了一群平凡老师的不凡故事。书中的老师个个身怀绝技,“合乎人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这是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作者在《后记》中自述“我的父母都是老师”“书中小城的生活环境是真的,我读书的那个学校是存在的,温馨可爱、书香氤氲的教师大院曾经也有”。这份得天独厚的成长经历,让小说拥有了一种无与伦比的亲和力。
主人公小 出生于教师家庭,成长在教师大院,她的生命里出现过众多个性鲜明、经历独特的老师。
在黄蓓佳笔下,老师不再是“高大全”的、具有理想人格的完美存在。相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局限。然而,“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人物的裂缝处,迸射出的是人性的光芒。
在小说里,小 是叙事者,也是亲历者、见证者,是故事人物,也是叙事人物。黄蓓佳常常跳出故事时间,借用成年后的小 对故事作评论。于是,整个作品都充溢着一种听人倾诉衷肠、推心置腹的现场感,亦有一种斗转星移的时空交错感。比如,“几十年之后,我自己当了母亲,辅导女儿的功课时”“很可惜,活到今天,我都已经老了,也没有像爱老师期望的那样,有一天在舞台上发光出彩”,黄蓓佳用这些感慨,突出了老师对小 的影响,让读者沉浸在叙述的感动中。
作为一名老师,这部小说最打动我的地方还在于它的细节。作者对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的种种细节信手拈来,让人能迅速进入作品,沉浸其中。比如她描写教数学的老先生,“总是把作业本上的红钩钩画得有小拇指那么长,把红叉叉打得像指甲盖那么小”,这个细节轻盈地表现了老先生的师者仁心。黄蓓佳以她敏锐的感受力,捕捉到一个个生活的小片段,让人物血肉丰满、活灵活现。
老师是孩子最初的启蒙者,他们在孩子们洁白的世界里写下最为重要的一撇一捺,他们的言行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阅读《叫一声老师》,如逢故友,那些似曾相识的人物唤醒了我对老师的回忆。或许,在这本书的召唤下,每位读者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叫一声老师》。
《叫一声老师》,教我如何不想他(她),愿那些从生命裂缝处迸射出的人性光芒能持久地温暖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