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宣传文化系统全员上阵

疫线“大考” 展现担当

作者:金鑫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4-15

  □本报记者 金鑫

  上海正在经历一个特别的春天。3月以来,上海市面临着疫情防控的巨大考验,上海宣传系统全员快速进入战疫状态。一方面党员群众化身“大白”,就近参加志愿服务;另一方面发挥宣传优势,传播正能量,体现出特殊时期的责任担当。

  疫情当前 党员在前

  3月31日凌晨1点多,上海市委宣传部机关党委接到市级机关工委紧急通知,需尽快组建一支机动力量,用于浦西封控期间防疫一线支援。上午8:30不到,短短一小时的时间内,一支由党员带头、27名同志组成的“支援防疫一线突击队”便集合完毕。

  10多天来,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这支突击队的战场。在街镇社区,他们是能量满满的“物资配送员”;在物资中转站,他们是灵活高效的“蔬菜分装工”;在物流基地,他们是手脚麻利的“装卸工”“理货员”……穿在“大白”里面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但没有一个人叫累,没有一个人退后。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上海报业集团共有近1500名党员在社区进行报到登记,开展志愿服务近3000人次。上海新华传媒180名在职党员仅用两天时间,就在“先锋上海”小程序上完成“双报到”信息注册,报到率达100%。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印刷集团的党员干部也都闻令而动,迅速下沉,与社区基层干部群众并肩作战,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六宣联动 凝心聚力

  疫情期间,上海宣传系统发挥理论宣传、新闻宣传、文艺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宣传、对外宣传“六宣联动”的优势,在全社会凝聚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坚定信念和信心,为上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的舆论支撑、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为帮助百姓第一时间掌握疫情动态和防控政策,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新闻》每日大板块播报疫情防控最新动态;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开启全天滚动直播疫情相关内容的特别版面;“看看新闻”发布原创图文、短视频百余条,直播和短视频的全网访问量超3亿。

  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解放日报》发表了多篇理性、温暖、富有建设性的评论。政情频道记者顾杰撰写的《向每一位默默付出的上海市民,道一声感谢》,上海辟谣平台主编任撰写的《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六个字》,均在舆论焦灼之时寻找特别切口,针对社会关切,及时发出富有见地的党报声音,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流量。

  3月以来,文汇报全媒体平台共推出各类防疫抗疫报道1000多篇,视频近300个,海报长图80多张,微信微博近200条。

  居家抗疫 阅读相陪

  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但阅读没有停止。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市社联与世纪出版集团、文汇报社特别策划“阅读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主题活动。从4月1日到“4・23”世界读书日,每天邀请上海的学者、作家为读者推荐一本优秀图书,也可以自由组合再推荐一首乐曲、一部电影、一幅名画,甚至一篇好文章,分享多方面的阅读观赏体验。

  实体书店也有新的打开方式,书店品牌“世纪朵云”推出了新播客栏目“新书来了”,将云上书榜化为有声书,通过声音治愈新书选择困难症,并推出了“云读好书”“云赏好戏”“多朵云小剧场”等系列活动,约请嘉宾在线上与读者们分享好书。旗下拥有志达书店的上海本土书香品牌“悦悦文化”邀请孙甘露等各地作家、学者分享阅读经验并推荐书目,为读者奉上一份“抗疫书单”。

  高校出版社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发挥该校心理学科的优势,联合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科普工作委员会、上海图书馆等,策划推出了3期疫情防控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公益课堂。同时,该社还举办了“读书散疫,爱在华东师大”线上读书会,每天由不同院系的老师带领大家阅读一本好书。自3月19日开展以来,已有3万余人次加入到这支读书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