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圈一带一群”

常态长效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作者:王宛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3-28

  本报讯 2022年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点近日发布。上海市将打造“一圈一带一群”,构建文明实践综合体,着力精准服务群众。同时,聚焦六大任务,深化内涵建设,发挥基层理论宣讲创新优势、发挥三大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发挥文明实践品牌培育优势。

  其中,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圈”,盘活整合街区、商区、景区、园区、厂区、校区、楼宇、滨江岸线、公园绿地、交通枢纽、服务窗口、教育基地等资源,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出便民服务、守望相助、生态环保等触手可及的常态化文明实践项目,助力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提升;构建“一江一河”文明实践带,开展河道保护、文明劝导、文化导览等文明实践活动,建设有秩序、有温度、有活力、有格调的文明水岸;探索建立“五个新城”文明实践群,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社会治理能级、保护新城历史文化底蕴,打造宜居宜业、低碳环保、充满活力的文明新城,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上海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上海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发挥基层理论宣讲创新优势。重点围绕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常态长效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依托大学生理论宣讲联盟、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联盟等,推动大学生理论宣讲队等常态化进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文艺党课、主题展览、舞台展演、经典诵读、人文行走等载体,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永远跟党走”宣讲。把力量和资源投向互联网主阵地,增强理论宣讲的穿透力和扩大理论宣讲覆盖面。

  在发挥三大文化资源集聚优势方面,用好用活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丰富精神文化供给,强化公共文化内容配送,统筹公共文化设施利用,引导文化名人、文化能人、文艺骨干等主动投身文明实践活动。拓展文化活动形式,广泛开展阅读推广、文艺展演、非遗传承、书画创作等文明实践活动,培育“志愿者讲红色故事”“志愿者传海派艺术”等文明实践活动品牌。

  在发挥文明实践品牌培育优势方面,围绕“着力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着力培育践行主流价值”“着力提升文明创建水准”“着力培养新人培育新风”“着力满足文化生活需求”“着力壮大志愿服务队伍”6项工作任务,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标识度、显示度、贡献度。(王宛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