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文化服务美好生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3-23
□龙文彬
印刷文化是印刷术推进人类文明持续进步的内涵动力所在,是人民群众伟大创新创造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外在表现。印刷记录着社会变革发展实践过程的精神物质财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文化血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载体和创新思维方式,而印刷文化更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历史智慧结晶,深度融入社会方方面面,且无处不在。
印刷文化是由“印刷”与“文化”的概念组配所形成的范畴体系,其基本特质是印刷术对人类文明发展与文化传播所产生的影响及其成果。印刷文化主要包含印刷术发明所代表的创新创造和工匠精神、记录文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慧结晶、服务人类追求美好生活实践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传承赓续文化血脉的初心使命与自信自强等内容。
印刷文化不仅对线性纵向的历史过程进行系统阐述,同时还考察印刷技术、印刷行业、印刷学科等领域与相关的社会、历史、人文等因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综合信息与知识场域,更研究展示了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建构关系,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等。纵向上,印刷文化与印刷史密不可分,横向上,与书籍史、出版史、传播史等不可分割。同时,印刷文化还包括其自身的意义作用、历史分期、研究对象、内容体系、传播方法等问题,以及如何用文化的力量和理论的价值指导行业的创新发展,并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
印刷术在文字、造纸、制墨、拓印的基础上发明,伴随科举制度的创立和民众文化、生活的日常需求产生,不仅服务于书籍印刷,更以新闻印刷、广告印刷、钞券印刷、标签印刷、包装印刷、电子电路印刷等服务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还以数字印刷、3D打印、按需印刷等最新技术与理念服务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印刷文化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发展,不仅是古今印刷人的思想源泉和精神追求,更因印刷深度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让印刷文化无处不在。
印刷推动大众阅读的兴起、促进文化的广泛传播、服务科技的创新发展、密切社会的合作共享,这让印刷文化以其丰厚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成为凝聚交流传播共识的主流文化。一脉相承,历久弥新,与时俱进,印刷文化正在进一步推进和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范围内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中国印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