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小星星》杂志社
图书捐赠为孩子插上阅读翅膀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3-22
□本报见习记者 齐雅文
《好时光》《一棵这样的树》等童诗经过同学们的精彩演绎,台下不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国特色民居建筑和珍稀动物、徽派建筑、乌镇水乡、吊脚楼……《小星星》杂志独具特色的封面画使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就封面画内容进行抢答,气氛热烈。
这样掌声此起彼伏的场面发生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蒋巷镇三洞小学。《小星星》杂志社的编辑们在数天内筹集了5000余元的课外阅读图书和刊物,来到蒋巷镇三洞小学开展“书香满校园”图书捐赠活动,为三洞小学的同学们拓展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就这样,《小星星》杂志社在图书捐赠活动中为孩子们插上了阅读的翅膀。
以期刊品牌推动儿童阅读
蒋巷镇三洞村曾是南昌县18个省级贫困村之一,大多数学生是乡镇留守儿童,校内的图书资源比较匮乏。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首席编辑,《小星星》杂志社主编、编审王晓岚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为了向乡村振兴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在了解到蒋巷镇三洞小学规模小、藏书少和学生课外书非常有限的情况后,《小星星》杂志社便组织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先后举办了捐赠仪式和《小星星》读刊会。“此次捐赠的课外阅读书籍,有效地充实了三洞小学的图书资源,丰富了在校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创建积极健康的书香校园。”王晓岚说。
活动中,读刊会让同学们以《小星星》中的内容为主,进行故事演绎、舞台剧表演和诗歌诵读等多种形式展现,互动性强,让人印象深刻。王晓岚坦言,乡镇留守儿童年龄小、自律性差,还没有完全的自主阅读能力,并且他们的课外阅读资源和课外活动非常有限,阅读积极性和活力显著不足。“通过《小星星》读刊会,孩子们接触到了优秀的作品,并通过编辑的指导加以创造性的表演。同时,杂志社编辑和孩子们的近距离接触,也拉近了他们和《小星星》杂志的距离,这对他们阅读兴趣的养成将会很有帮助。”王晓岚说道。
活动中,《小星星》杂志社充分发挥期刊的内容优势和品牌价值,将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比如,童诗朗诵环节中选用的童诗来自杂志社举办的“星星杯”全国童诗大赛;知识竞答环节以《小星星》2022年的封面内容为材料。
对此,王晓岚认为,期刊的品牌价值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社会活动中,杂志社会突出期刊特色,将刊物本身的特色栏目和内容进一步强化和突出,为自身品牌宣传造势,以达到品牌的巩固和延伸。图书捐赠活动能够立竿见影地提高杂志社的地区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受捐赠地区方面、学校方面、学生方面都会起到宣传作用,从而大大提高《小星星》这一品牌在该地区的口碑和美誉度,产生品牌认可,能够有效地带动期刊订阅。
以多元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小星星》杂志社以此次捐赠活动为契机,加强宣传引导,鼓励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此前,《小星星》杂志社便在多方面发力,助力乡村振兴。
在内容方面,《小星星》杂志社策划组织了一批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专题稿件,组织广大文学创作者与中小学生关注乡村的变化。另外,2022年《小星星》高年级版封面以美丽乡村为主题,分别以苏州园林、湘西吊脚楼、北京四合院等有地域特色的民居为每期封面画。王晓岚透露,今后,杂志社的编辑们还将继续创新栏目形式,主动策划,利用好刊物版面向广大青少年普及党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激励他们为乡村振兴和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为发挥社办期刊的优势,服务教育、回报社会,《小星星》杂志社曾在江西创办3所希望小学,多年来坚持向全国多所小学捐赠书刊。仅2021年,就向贫困地区多所乡村小学捐赠书刊近10万册,总码洋上百万元。杂志社在江西省赣州、吉安、上饶、抚州和九江等多个地区的上百所乡村学校建立了阅读基地,设立“小星星图书角”,丰富学校图书室。《小星星》杂志社还以刊物为纽带,送师送教到校园,丰富学生们的课外教育资源;经常组织知名作家和资深编辑,向儿童推荐经典好书,分享阅读体会,丰富儿童的课余生活。
王晓岚告诉记者,今后杂志社还将组织或联系科普专家、动物学家、青春期保护心理专家、志愿者协会等社会公益人士或公益机构,赴山区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把乡村孩子难以接触到的新鲜知识送下乡,补足孩子们的精神之钙。杂志社还将走进各市、县的学校,开展“我的美丽家乡”主题视频大赛、演讲比赛、绘画比赛和征文比赛,让读者展示家乡的发展变化,体现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以及未来为家乡奉献自己力量的决心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