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鹤城街道庆余社区:
“3456”工作法,为文明县城建设增光添彩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3-03
□本报记者 张席贵
“近年来,庆余社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扫黄打非’工作部署,通过‘3456’工作法,努力打通‘扫黄打非’工作‘最后一公里’。”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鹤城街道庆余社区党委书记、主任佟秀娟日前在采访中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记者了解到,成立于2003年4月的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鹤城街道庆余社区,辖区面积约1.1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8971人,总户数3514户。社区的“扫黄打非”工作为辖区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整体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完善三项制度
佟秀娟告诉记者,庆余社区不断完善例会制度,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社区例会内容,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研究部署“扫黄打非”工作,总结上一阶段工作,制订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做好会议记录,建立工作例会台账。
在完善日常巡查制度上,庆余社区建立巡查队伍,开展经常性巡查,实施检查区域分片到人、责任到岗、层层落实的日常检查方式,将“扫黄打非”工作向网格延伸,重点巡查辖区内相关文化经营单位和文化经营活动,做到不留死角、不走过场。落实检查登记制度,明确巡查责任人,详细登记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情况、处理意见和结果等信息,建立日常巡查台账。
“我们还完善入户宣传制度,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做好‘扫黄打非’宣传工作,号召广大基层群众自觉参与到‘扫黄打非’行动中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佟秀娟告诉记者,他们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干部义务监督等作用,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扫黄打非”宣传队伍。发挥社区会议室、文艺演出、社区微信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作用,固定宣传阵地,定期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活动。通过入户发宣传单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扫黄打非”工作和相关知识。
落实四项保障
佟秀娟介绍,庆余社区坚持“扫黄打非”与意识形态责任制相结合,推动“扫黄打非”在意识形态领域全面落实。
在组织保障上,庆余社区设立“扫黄打非”领导机构,明确责任人,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相关责任制,以制度形式明确了党组织、领导班子主体责任,对职责范围内“扫黄打非”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制定了“扫黄打非”工作成员重点任务分配表,明确各自职责。
在办公保障上,社区有专门的办公室,实现了制度、职责、工作站牌上墙,完善网格图、工作人员登记和文化企业登记、收集整理“扫黄打非”会议记录、开展活动的各项资料。
在考核保障上,他们严格责任追究,将“扫黄打非”领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明确党员干部不得阅看、传播、购买非法出版物。
在经费保障上,社区将涉及“扫黄打非”工作所需经费,争取列入年度预算,从源头上保证工作经费有效到位。
强化五支队伍建设
佟秀娟向记者介绍,在强化领导机构队伍建设上,社区“扫黄打非”组织机构小组吸纳老党员、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各驻区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履行“扫黄打非”工作综合、协调、指导职责。
在强化网格化队伍建设上,社区建立健全“扫黄打非”网格化管理体系,把“扫黄打非”有关工作纳入主要职责范围,实行定人定位定责机制,及时掌握本社区涉“黄”涉“非”动向。
在强化兼职队伍建设上,社区建有兼职队伍,发挥老党员、志愿者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作用,建立健全“扫黄打非”兼职队伍,担负起“扫黄打非”工作的责任,做到“兼而有专”。
在强化信息员队伍建设上,社区在辖区内定点建立“扫黄打非”信息员队伍和微信工作群,定期发布“扫黄打非”小知识和工作动态,信息员们根据工作职责,开展宣传、做好巡查记录。
在强化监督员队伍建设上,社区建立起由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人员组成“扫黄打非”义务监督员队伍,定期组织培训、指导义务监督工作,做到“五个及时”:即及时发现、上报和抑制有害思想和文化在基层的传播渗透;及时发现、上报并配合检查非法出版物的销售传播,及时发现上报并配合检查非法或违禁出版物的编辑、印刷、仓储窝点;及时发现上报并配合打击假媒体、假记者、假记者站及新闻敲诈等活动;及时发现涉及妨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上信息,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
形成“六有”格局
“我们的‘六有’格局是有工作机构、工作部署、学习培训、宣传阵地、骨干队伍、义务监督。”佟秀娟告诉记者,社区成立“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工作站并明确专兼职工作人员和信息员;定期召开“扫黄打非”专题会议,对“扫黄打非”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经常实地指导、突击检查,督促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工作考核,突出把“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社区工作综合考核中,制定了“扫黄打非”考核细则,对年度“扫黄打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不断推进“扫黄打非”工作的开展。
佟秀娟介绍,为确保社区工作人员准确掌握“扫黄打非”相关知识,加强案件线索发现和处置能力,使基层站点切实发挥“扫黄打非”前哨作用,社区定期召开“扫黄打非”工作培训会,从“扫黄打非”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详细讲解,要求所有工作人员以培训为契机,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掌握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在宣传上,社区以各小区文化活动场所为前哨站,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发动网格员队伍利用重大节日,对“扫黄打非”工作进行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扫黄打非”的认知,构建健康文明绿色和谐社区。
庆余社区还设有监督员、信息员、网格长等建立“扫黄打非”骨干队伍,成立了由社区民警、综治专干、文化专干、党员、网格员组成的义务监督队伍,不定期走访书店、印刷企业,对出版物进货渠道进行检查。
此外,社区“扫黄打非”工作与网格化管理相融合,率先在镇赉县实现辖区“扫黄打非”工作机构全覆盖,并将“扫黄打非”工作向小区延伸,在每个网格配齐信息员,同步实施网格化监管,形成的“快速反应、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监管体系。
“各网格信息员定期发放‘扫黄打非’宣传单,让居民和商户对‘扫黄打非’概念有更清晰的了解和掌握,以此提高辖区群众鉴别及抵制非法出版物的能力。”佟秀娟告诉记者,社区倡导群众参与到“扫黄打非”工作中,同时将“扫黄打非”与法律宣传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融合。社区还将“扫黄打非”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合,坚持将“扫黄打非”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有效地扫除精神垃圾,为文明县城建设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