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土记忆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2-18
□李亚伟
作家黄孝纪又一部乡土散文――《节庆里的故乡》(广西人民出版社)面世了。这几年来,广西人民出版社打造的“中国乡存丛书”已经陆续出版了黄孝纪3部作品:《瓦檐下的旧器物》《一个村庄的食单》《故园农事》。
“中国乡存丛书”是广西人民出版社立足“留住乡土记忆、传承农耕文明”的一项长远出版规划。这部《节庆里的故乡》是黄孝纪继器物、饮食、农事之后,关注故乡节庆习俗的最新力作。全书按照时间顺序,从大年初一拜年到年尾的除夕,以散文的方式讲述作者故乡春、夏、秋、冬四季的40种乡村重要节庆习俗,真实再现了一个传统农耕村庄的喜怒哀乐,保留了一段乡土记忆。
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节庆一词起源于何时,查阅《说文解字》,其对“节”的解释是“竹约也”,即“节”本义是指竹节。何时用“节”来指代节庆,想已不可考。但有一种说法是,远古时期,古人结绳记事,遇有重要之事,便打一绳结来做标记。天长日久,相沿成习也就有了后来的节日。从这个角度讲,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密切关联。
或者可以这么说,节庆习俗浸润着人们最原初的情感、信念和人生态度。千百年来,不仅在作者的故乡,而且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农人们依照农历逐渐形成了一套与生产生活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节庆习俗。如作者在文中所述,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慢时光里,这些浸润到日常生活里的节庆习俗,由一代又一代的故乡人言传身教,传承沿袭了下来。一年四季,农人们在节庆习俗里生活,节庆习俗也塑造了农人们的生活和灵魂,构成了农人们完整的人生。
叶朗所著的《美学原理》一书认为节庆“永远和时间有着本质性的联系”,因为节庆唤醒人的时间意识,使人强烈体验到生命的流逝。但我觉得节庆更重要的意义,是对乏味的日常生活的超越。在作者笔下,在《节庆里的故乡》中,你会发现,故乡原来可以这么美,这种美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而且还能在作者笔下感受一草一木、一花一树、山川河流、土地万物与人类所建立起来的那种肌肤之亲,这也许是身处钢筋混凝土城市中的人们对故乡心心念念的原因所在。
为了更好地呈现这本书,装帧设计依旧是由获得“中国最美的书”荣誉的设计师刘凛负责,封面设计元素则取自已故版画家徐小龙的全国美术展参展作品《声声醉》,此外还邀请插画师张靓以春、夏、秋、冬四季主题为本书手绘了4幅彩色拉页插图。以上种种设计,提升阅读沉浸感的同时,也使得本书具有收藏价值。
这是一本作者为故乡节庆写的书,也是一本为每位心中有故乡的读者写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