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做懂得美又能做到美的出版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1-24
在信息时代,出版物文字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文字的规范和美丑,势必会给社会的文明生态带来影响。文字的搭配和表现形态会因为它的不同美感而使接受者产生不同的联想。通俗地说,规范优美的文字会给社会文明的程度加分,反之,有些字体却因形态丑陋、低俗,使得文字本身的含义受到误读或贬低。这种汉字形象受损的现象,近年来在部分出版物尤其是数字出版物、外宣读物中多有出现。
目前在出版物中,因不注重文字形象导致出版物整体质量下降的表现大致有:
为吸引眼球,别出心裁,刻意生造怪诞体汉字。如有的用异体字,有的简繁体错用,有的用手写体错字,有的外宣图书封面上的外文错了还不知道。
任意使用“标题党”。现在网上有一些人专门替媒体和出版社出招起怪诞标题,像什么“鸡汤体”“晋江言情体”等,有不少明显是标新立异、低俗恶搞,有的封面上公然使用一些不伦不类的书名,显然亵渎了优美的汉字。
滥用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有些经过时间的筛选已被群众接受,有些还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但仍有不少怪僻、不雅的网络语言在流传。有些出版物尤其是数字出版物疏于筛选,对这些不雅语言进行不恰当地吸收使用,以致伤害了全书整体语言的美感。
上述现象虽只是局部或某一时的,但在观念上对使用文字的美感不够重视。我国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进化,传承至今,成为具有美感的优美文字,这是中华文化珍贵的财富。一切出版物,包括数字出版物,都是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如今,快餐文化这种消费观念日益滋长,具有责任感的出版人,必须从促进社会文明的高度充分认识和维护出版物文化形象,充分认识文字、字体、版式、插图、装帧、封面乃至营销等的整体美感的重要意义。一本书的美丑,不是孤立的个体形象,它所承载的,是这本书背后的文化品位。有志向的出版人都应该时刻把真善美当作自己每项工作的追求,努力出高质优美的书,做懂得美又能做到美的出版人。
(作者系译林出版社首任社长兼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