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橙柿互动”主流都市融媒体传播体系的创新和探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1-24
□《都市快报》编委 陈奕
●以优质新闻为先锋:凝聚城市共识
●以同城社交为内核:夯实用户基础
●以电商能力为技术驱动:服务市民百姓、实现自我“造血”
●以城市大脑为数据支撑:参与社会治理
2021年12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2021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都市快报》“橙柿互动”成为全国6个“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案例”之一。
面临互联网催生的前所未有的媒体变局,《都市快报》探索、创新,投入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大潮中,走出了一条富有都市报转型发展探索意义、具有杭州城市鲜明特色的融合发展道路。
“橙柿互动”是《都市快报》2021年重点打造的新型融媒体平台,2021年6月17日正式发布上线,在省市宣传部的关心指导下,在《都市快报》全体记者编辑的努力下,目前“橙柿互动”主流都市融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两大新媒体矩阵和五大传播平台的“5+2全媒体”格局,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提高,呈现出积极活跃的生长态势。
“橙柿互动”主流都市融媒体传播体系创新点解析
“橙柿互动”主流融媒体体系,以城市大数据、电商能力为技术驱动,以同城社交为用户基础,用优质新闻引导舆论,凝聚城市向心力,参与社会治理,构建了“优质新闻+同城社交+新消费”的都市融媒体模式,深度参与城市发展。
以优质新闻为先锋:凝聚城市共识
案例1:东京奥运会第一天,《都市快报》主持的话题词#王璐瑶仍是浙江了不起的姑娘#,在当天微博热搜上排名第一,《人民日报》等多家中央媒体纷纷参与,引发全国网友对什么是奥运精神的大讨论。
当天的女子气步枪项目,两位浙江姑娘杨倩、王璐瑶代表中国军团冲金,温州姑娘王璐瑶因在预赛中发挥不理想被淘汰。
赛后,王璐瑶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了一张自拍照,附文:各位抱歉,很遗憾,我承认我怂了,三年后再见吧。
就是这条社交动态,发出后遭遇了大量网络暴力,被网暴谩骂,王璐瑶不得不删除了微博。我们监控到这一情况,充分讨论后认为,作为浙江主流媒体,我们应该及时发声,努力引导舆论,不要以一时成败来论英雄。
我们根据之前准备好的素材,形成报道《奥运第一金:预想中的中印大战没有发生,但失败了的王璐瑶仍是浙江了不起的姑娘》,迅速发声,并以#王璐瑶仍是浙江了不起的姑娘#为主话题词,发布了微博。这条话题词热度快速上升,很快就冲上了微博热搜全国榜第一位。
案例2:在国内同行普遍回归“薄报”的时代,《都市快报》“橙柿互动”创新推出《深8度》系列报道,再次彰显了“不走寻常路”的风格,该系列报道以“8个版,有深度”为口号,担负起引领社会舆论场域的导向使命。
2016年11月聚焦“培训热”“杯赛热”虚火现象的《疯狂学而思》《疯狂的杯赛》,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强烈关注,人民日报官方微信以《深度调查 疯狂的学而思,疯狂的校外培训!》为标题,长篇转载了《都市快报》的报道。2021年3月11日,都市快报社结合全国两会热点,推出《深8度》报道《基础教育不能成为资本逐利竞技场》,同样引发巨大的反响,也是今年国家对线上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重拳整治前,全国最早关注并提出“基础教育不能成为资本竞技场”观点的媒体。再到2021年9月3日,“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三天,《都市快报》推出《深8度》报道“双减实战・八问八探”,多角度报道“双减”之后的新学期,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都市快报》“橙柿互动”《深8度》系列报道,深入调查,聚焦热点,关注民生,至今已推出200多期,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数据:“疯狂学而思”等教育培训系列报道,全网传播超1亿。
以同城社交为内核:夯实用户基础
案例1:“橙柿互动”融媒体旗下“爱写作的狮子”平台,是紧密连接杭城师生家长的桥梁和纽带,杭城中小学生通过“爱写作的狮子”平台交流分享学习经验,举办各种同城线下学习、交友活动。
“爱写作的狮子”是“橙柿互动”重点打造的浙江中小学生写作学习平台,现在,“爱写作的狮子”已成为杭州、浙江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同名微信公众号从2017年的2万粉丝迅速扩大到目前的百万粉丝。
数据:2018年至今,“爱写作的狮子”面向杭城中小学生举办了4届“我的春节”主题征文活动,共计收到投稿39万多篇,其号召力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案例2:除了在网上,每年《都市快报》“橙柿互动”通过举办未来生活节、西湖音乐节、杭州奇妙夜等一系列大型线下活动,促进同城社交,夯实用户基础。
2017年,推出了首届杭州(国际)未来生活节,汇聚近百家科技企业、吸引8万人次参观、全国30多家媒体报道;国内外顶级专家参加的高峰论坛有2500多人现场聆听,网络传播量达5000万人次。
一年一度,未来生活节目前已经举办5届,成为杭州市民每年期盼的一个重要节展。
另外还有每年春夏之交的西湖音乐节,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音乐节”,至今已连续14年举办16届,培养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忠实观众,在音乐界享有很高声誉,并迅速成长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标志性文化品牌。
数据:每年举办的系列线下大型活动,至少吸引30万人次到场参加。
以电商能力为技术驱动:服务市民百姓、实现自我“造血”
案例:《都市快报》是国内最早涉足电商能力建设的媒体之一,旗下电商平台――快抱,通过报纸版面“快抱优选”,通过微信垂直细分号“快抱”,通过“橙柿互动”APP会员社,通过都市快报官微等途径,构建起了全网络系统性的电商服务能力。
在构建“橙柿互动”融媒体系时,我们进一步以电商能力为技术驱动,通过直播带货、发消费券、秒抢、留言送、外链、众筹、投票、抽奖、电商等多种形式,做了3000多场活动,提供超过20万个用户参与的城市福利机会,大大拓展了城市服务能力,并把单一属性的阅读用户转化成了付费留资用户。
以城市大脑为大数据支撑:参与社会治理
案例:“橙柿直通车”接入杭州城市大脑,实现大数据共享,参与社会治理工作。“橙柿互动”融媒体以“橙柿直通车”为抓手,在党委政府和市民之间架起沟通桥梁,持续推动百姓关心的相关问题得到解决,有力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橙柿直通车”的网上互动版,每天会收到市民留言200―300条,内容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公交出行、加装电梯、垃圾分类、各类社区问题及投诉、身边的安全隐患、二次供水改造、老年食堂等民生问题,对每条都及时回复,并联络相关部门,推动问题解决,还设计推出了“七日点赞排行榜”,由用户来点评,看看一周以来,哪些部门对老百姓的事情最上心。
如果遇到一些重大的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就通过“问计于民”连续跟进采访,邀请专家、市民一起想办法出点子,汇聚民意,集纳民智,致力于形成政府、市民、专家、媒体“四手联弹”现代化城市治理机制。
数据:“橙柿直通车”推出以来,至今已经举办30多场线下圆桌会,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市民面对面商讨问题,共接到反映问题的留言2.3万多条,帮助市民解决1.2万多件实事。
团队优势和体制创新
半年很短暂,但“橙柿互动”带给《都市快报》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内容采编上的全流程再造、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和传播体系的进化完善,更是加深了我们和这座城市的联结,让《都市快报》以一种更多元化的丰富的方式来走近受众。
通过全员转型,目前《都市快报》采编人员几乎人人都是掌握采、编、发和全案策划能力的多面手,是一支精练、高效、协同的作战队伍。在《都市快报》联席会议(编委会+董事会)架构下,设立了以中央指挥中心为核心、下辖十三大分中心的新型体系。这套“自上而下”的指挥体系和各团队“自下而上”的创造性生产体系,构成以互联网立体传播为逻辑的新生产作业方式,在“新闻+政务服务商务”领域全面探索。
进一步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目前,“橙柿互动”主流都市融媒体传播体系,每天有效触达用户达1.5亿人次,并精准服务1000万同城用户。通过“橙柿互动”融媒体传播体系,我们党委政府的政策、方针和声音,以及杭州好故事、好声音,在人民群众中得到更加广泛而深入的传播。
接下来,“橙柿互动”融媒体传播体系将在巩固现有融合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平台、运用新技术,不断提升优质新闻的生产和发布能力,不断提升服务用户的水平,进一步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增强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的公信力、影响力、引导力、竞争力。
行业示范推广价值
“橙柿互动”主流都市融媒体传播体系的建成,首先是在原有优质的传播基础上,寻找加载务实的技术路线,创新传播能力;其次是通过聚焦核心资源、核心优势,紧紧围绕用户,创新城市服务;再次是优化战略布局,不断探索创新,立足市场竞争,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创新商业模式。其运作模式和成果,将为国内都市类媒体的融合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