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浙江温州创新推进农家书屋“1+8+N”模式――
选址用心 服务贴心 读者称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1-12
□本报记者 黄琳
温州市文成县巨屿镇孔龙村伯温农家书屋组织志愿者带领学生学习党史知识。温州市委宣传部 供图
“在选址用心、服务贴心、读者称心的基础上,温州全面提升农家书屋内涵,打造农家书屋3.0版本,探索形成了‘农家书屋+’模式。”
近日,浙江省温州市委宣传部出版版权电影处处长陈荣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温州市已有1688个农家书屋,平均每家图书数量在1500册以上,根据“建强一批、提升一批、整合一批”的要求,已逐步完善一批利用率低的问题书屋,规范一批无人看管的阅读环境差的闲置书屋,做强一批受群众欢迎、活动开展多、有特色的示范书屋,推出了“1+8+N”的现代化书屋共建模式,实现农家书屋的融合共存、转型升级。
“1”是深化农家书屋提档升级所围绕的一条主线,即全面提升农家书屋服务质量,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同频共振放大提档工作所产生的效应。在基层工作实践中,温州市探索出了数字化、文化活动、全民阅读、实体书店、文化礼堂、非遗、学生之家、文旅的八大“农家书屋+”创新模式。
通过“政府+企业+村民”合力打造“农家书屋+实体书店”模式。书屋在提供借阅服务的同时,鼓励企业开展售书等等经营性服务活动,通过营收支持农家书屋良性运营与发展,使农家书屋逐步由政府主导过渡到企业以文化养书屋、以文化促书屋的可持续发展运营模式之中。瓯窑农家书屋是温州市第一家“农家书屋+实体书店”的运营试点。在保障基本阅读属性的基础上,书屋内部设有图书阅览区、售卖借阅区、亲子阅读区、餐饮吧台区等,拥有各类藏书7000余册,提供近1500册书籍的售卖服务,将书店的经营属性与农家书屋的公益属性有机结合。
“农家书屋+数字化”模式为每个精品书屋都配备了4台以上电脑,首创推出浙江省“农家云书屋”,现已建设完成100家,植入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推进有声图书馆建设,每个农家书屋配备有耳机、阅读森林、朗读亭等有声设备,使更多老人、小孩及盲人群体都能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农家书屋+文化活动”模式立足于农家书屋开展主题阅读、民俗文化讲座、春泥课堂、亲子绘本课等内容多样的文化活动,提升农家书屋使用率和影响力。
“农家书屋+全民阅读”模式在保障活动多样性之外,将农家书屋阅读活动纳入全民阅读活动中,为当地的读书品牌建设提供阵地,使书屋可以集聚一批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富有地方特色的阅读活动。
“农家书屋+文化礼堂”模式将农家书屋与位置合理、群众基础较好、周边辐射力较强的文化礼堂、“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结合,打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及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阵地。
“农家书屋+学生之家”模式满足农村青少年儿童的课外文化生活需求,并联合高校志愿者团队,定期开展帮扶志愿活动。
“农家书屋+非遗”模式结合当地特色资源,使书屋成为本地特有的非遗文化资源集中体验点,提升地域文化的关注度。
“农家书屋+文旅”模式扩展文旅融合的空间,提升农家书屋活力和美誉度,也扩展了旅游业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村民和游客共享诗与远方“慢生活”。
“N”对应的是从8种核心模式中延伸而出的需实施的具体体制机制改革。“应该说‘N’是动态的,我们鼓励农家书屋与更多资源对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农家书屋的管理体系作出调整和优化。”陈荣表示,接下来,温州将继续扎实推进“1+8+N”的现代化书屋共建模式,坚持改革突破,进一步探索“农家书屋+电商平台”“农家书屋+农家乐”“农家书屋+残疾人阅读平台”等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