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阅百年 书香润心田

作者:李婧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12-31

  □本报记者 李婧璇

  一系列指导文件出台、火热开展的红色阅读、“一屏万卷”时代的阅读……综观这一年,步入新时代的全民阅读呈现出新气象新态势,在中华大地营造出“人人想读书、人人能读书、人人好读书”的氛围。

 

亮点一:顶层设计持续深化

  今年全民阅读工作在开年就迎来了“开门红”!对致力于全民阅读推广的人们而言,全民阅读八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谓令人振奋。

  “报告是一年工作的总纲,写进去的每一项任务都要落实,此举有助于全民阅读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有特别的意义。

  3月,中宣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的总体要求,部署重点工作及组织保障等措施。《通知》分别从阅读主题、服务保障等方面逐步细化,为2021年全民阅读的进一步落实推进指明了方向。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纷纷加紧部署全民阅读工作,为建设书香社会做好顶层规划。如2021年上海市全民阅读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促进上海全民阅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上海市全民阅读工作2021年度重点项目指南》,公布了《2020度上海全民阅读调查报告》,同时,上海市促进全民阅读联盟成立;2021年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审议了《2021年江苏省全民阅读工作要点》《江苏省全民阅读“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等。

  回顾这一年,持续深化加强的顶层设计,为全民阅读工作深入推进提供了系统支撑及相关保障,让全民阅读落地有声。

亮点二:红色阅读红火开展

  大力开展红色阅读活动,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阅读,能引导人们通过红色阅读,赓续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今年4月以来,在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下,“追寻光辉足迹”主题阅读活动在上海、嘉兴、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北京等地陆续举办,沿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足迹,各地举办了主题鲜明、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红色阅读活动。线下活动、线上观展,以“追寻光辉足迹”主题阅读活动VR成果展全方位升级阅读观展体验,也成为“追寻光辉足迹”主题阅读(北京站)活动的一大特色和组成部分。

  综观各地红色阅读活动,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或结合本地阅读品牌活动,如第十一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重点推出“北京庆百年华诞百部红色图书展”,线上线下联动,覆盖全市500家实体书店,线上近30家数字阅读平台,影响覆盖人群1000万人次以上;或深入打造红色书店,如曾多次入围“最美书店”的江西井冈山红色书店,重点展出了聚焦井冈山时期革命历史的近万种红色书籍和党史音像资料,还有设计独特的明信片和文具等红色文创衍生产品,店内销量最好的书籍几乎都与红色阅读相关。

  一年里,各地纷纷以不同方式开展以党史学习和红色基因传承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以实际行动向建党百年献礼。

亮点三:新技术赋能新阅读

  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近年来,随着技术和内容的深度融合发展,数字阅读渐成燎原之势。中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达351.6亿元,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4.94亿人,人均电子书阅读量9.1本、人均有声书阅读量6.3本,这组2021年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以数字阅读为主导的全民阅读时代已经来临。科技不只让生活更美好,也让阅读更美好,它拓展了阅读的边界,也让阅读更加自由。

  结合建党百年,数字阅读以传播快、覆盖广等优势,正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载体。如江苏打造的红色经典“码上听”,全省近千万人次通过扫码收听红色经典阅读活动百种荐读图书音频,有效推动了红色经典有声阅读深入基层。

  技术推动阅读载体变革创新,“5G+”阅读带给我们沉浸式阅读新体验。阅读载体求新求变,人们对于文化精品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却始终如一。来自读者的阅读反馈,正转化为数字阅读企业的切实行动,从2021年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发布的“十佳数字阅读作品”便可窥一斑――坚持以正能量为导向。“一屏万卷”阅读时代的未来将会怎样?“未来的阅读场所去中心化、去集中化;未来的阅读介质更加屏幕化;未来的阅读内容更加精准;未来的阅读更加幸福;未来的阅读更加重要。”在“中国阅读大讲坛”第八场线上直播讲座中,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作出这样的畅想。

亮点四:直播荐书助力好书“出圈”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利用网络平台在线直播,推荐精品阅读、深度阅读,已经成为当下书展、出版单位的“标配”。

  如虽延期举办却“全程在线”的上海书展,以线下阅读+线上表达方式,通过举办全民阅读短视频荐书大赛等活动,增添岁末书香。此外,上海各家出版社同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合作,通过APP落地页、视频直播等方式,联合开展阅读推广和图书销售活动。

  最近刚结束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度好书分享会,以3个多小时的在线直播,为深度阅读摇旗呐喊;而面对即将到来的跨年夜,人民文学出版社计划推出长达5个小时的“2022文学跨年盛典”直播活动,传递经典的魅力,开启阅读的盛宴……

  依托网络平台,出版单位直播荐书,一方面有助于固化品牌形象,深化在读者中的口碑,拉动销售;另一方面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与读者的互动,引领读者阅读。此外,像抖音等电商平台,也通过达人直播推荐图书,分享阅读体会。

  与线下读书会相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读书会也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直播平台等火热开展。因为对书籍的共同热爱,书友们跨越空间距离,共话书缘。

亮点五:全新阅读空间打造新体验

  拓展会员制在线书店外延,推出线下书店联合运营、企业定制知识服务的多元产品,焕新升级的咪咕云书店,向读者展示了全新阅读空间的新样板。读者在客户端可以尽享60多万册在架图书、60多万册电子书资源等多元内容,更能享受音视频、3D等富媒体化的5G阅读新形态。

  依托中国移动5G先发优势,咪咕云书店推出24小时智能终端产品――5G+AI读机,面向乡村、社区文化角等,提供党史学习教育图书等内容服务,提升城市书店覆盖率,助力全民阅读进一步落地。

  全新阅读空间的探索,不只体现在书店的尝试,还包括图书馆等。如国家图书馆今年6月推出的新阅读空间,包括沉浸式阅读体验区和国图书房两个部分,开启国图5G时代新阅读和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实践。

  从场所到场景、从设施到服务、从智能到智慧,当下的图书馆、书店正经历着一系列深刻变化,成为广大读者愿意去体验的新型阅读空间。这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动态化、个性化、场景化、情境化的环境设计,结合即时的阅读服务,帮助读者理解和接受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促进阅读素养提升。

亮点六:“双减”助力书香校园建设

  随着“双减”政策全面落地,课外阅读正在全面回归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数据显示,秋季开学后,青少年课外读物类图书销售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事实上,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中宣部和教育部所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如《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的通知》《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等,也对校园阅读方面有所涉及。儿童阅读推广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王林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推动书香校园建设》一文中指出,改革学校的阅读课程、为学生推荐适合的好书、推进家庭中的亲子阅读、重视学校图书馆建设都将成为建设书香校园的一些基本点。

  事实上,在当下各地推进的全民阅读活动品牌中,涉及书香校园方面的评选等正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如近期举行的第十一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少年读书节总结会,就对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阅读推广组织及阅读推广人进行了表彰,树立优秀阅读推广组织标杆,以示范效应提升学生阅读、助力书香校园建设。

亮点七:全民阅读优秀项目名单公布

  “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北京‘阅读驿站’”“广州读书月”……在近期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2021年全民阅读优秀项目推介工作入选名单中,上述项目入选。

  据了解,此次入选的15个项目是从全国各地各部门申报的152个项目中脱颖而出。综观这些入选项目,积极聚焦主题阅读,充分挖掘自身特色,面向基层或重点人群创新阅读推广和服务模式,引导人民群众提升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反映了全国全民阅读工作的特色与成效。

  全民阅读,就是要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为书香中国建设添砖加瓦。此次入选的项目,凝结了全民阅读长期实践的群众智慧,充分展示了全民阅读长期实践的群众力量。如“北京‘阅读驿站’”,从2017年开展至今,活动直接惠及京郊农村、基层社区群众300多万人,线上活动累计观看人数超过700万人次,构建了“选书探宝、看书闻香、听书寻趣”的基层阅读特色生态。将这些项目的优秀经验宣传好、推介好,旨在推动新时代的全民阅读工作求新求变、提质增效,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

亮点八:关注不同群体阅读需求

  在最近结束的2021年“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中,从一幅幅入围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孩子们对阅读的渴望和想象,读书圆梦、立志成才,农家书屋正成为农村少年儿童汲取思想养分、涵养爱党爱国情怀的精神家园和第二课堂。

  今年在天府书展上,由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主办的新时代乡村阅读盛典,为2021“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收官之作。推荐百种适农图书、开展百天打卡阅读、捐赠百万惠民读物……2021“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围绕庆祝建党百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阅读活动,丰富了农村文化服务供给,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倡导并推进全民阅读,要关注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如老龄阅读,2021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活动启动,华龄出版社、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首次携手承办,为保障活动开展,倾力打造“银龄阅读”精品展示平台。如由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微笑彩虹・书香温暖童年”公益活动,发布“微笑彩虹”书单,并将书单入选图书定向捐赠给特殊儿童群体,捐建“微笑彩虹书屋。”

  “阅读路上不掉队”,要关注不同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加大服务力度,用阅读温润每个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