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好书致敬时代 阅读引领生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12-31
探寻历史与现实的多重表达
□本报记者 洪玉华
一如社会科学涵盖领域的丰富,社科分榜也是一份多彩的阅读书单,不同阅读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中发现自己喜欢的图书。这其中有关注中国道路的《问答中国:只要路走对,谁怕行程远?》,有名家写给大众的《中华文化通识课》,还有满足历史爱好者的多本好书。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现实需求,也是重要课题。比如,《问答中国:只要路走对,谁怕行程远?》,在200余个问答中解读中国愿望、中国道路、中国与世界等。这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一切从问题开始,中国发展的逻辑、故事、细节、数据都在“外国读者不解的”“我们想对世界说的”一问一答中体现出来。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这样的讲述或许是“阅读中国”比较直接和解渴的方式之一。此外,书中讲述中国故事,也传递一种理念,世界各国正确的选择,将决定人类共同的未来是什么模样。
《这里是中国2》也是一本创新讲述中国故事的好书。读者评价说这本书养眼又养心,带来视觉震撼的诸多图片也传递着一种奋进与自豪。这本书用摄影图片和故事生动展示出百年间党领导人民重塑了一片山河、振兴了一个民族、改变了一个国家。
记录不凡的人生故事。2021年人物传记类图书多有看点,这些图书不仅记述传主的不凡人生,更注重在时代大背景下讲述人物故事,启迪人生,传播精神。《科学与忠诚:钱学森的人生答卷》《愿为敦煌燃此生:常书鸿自传》《希望之光: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故事》等图书都是其中的代表。钱学森是伟大的科学家,有着卓越的贡献与成就,但我们会在阅读中发现,他身上有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需要的格局,做人做事做学问,尽心尽力尽责任,这值得大众学习,更可以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榜样。同样,我们会在张桂梅的故事里、在常书鸿的人生中感悟到大爱、坚守与奉献,理解并学习他们将奉献与事业融入生命的真诚与可贵。
传播悠久中华历史文化。五千年历史与优秀文化是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文明的边疆:从远古到近世》带领读者穿越千年丝路。《中华文化的感悟》是楼宇烈先生数次讲座实录,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品格。
过去一年,考古话题、故宫文化持续升温,大众有关注,图书有回应。《“李”解故宫之美》《故宫里的中国》《太和殿》从不同角度带读者来一场故宫深度游。图文并茂展示文化底蕴、建筑之美,是这些图书的共同特点。如《太和殿》用500幅彩图详解建筑细节,巧夺天工的技艺、古代建筑美学都隐含其间。
《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考古北京:破译地下的历史密码》都是来自考古领域专家的新作,这些作品并不晦涩难懂,读来颇有举重若轻、深入浅出之感。其中,《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在考古与文化、历史与当下的交融中展开探索思考。《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凝结了作者的考古经历与学术研究,书中借助考古发现为读者讲述古代文明与交流交融,其中不乏颠覆大众固有认知的新发现新观点。
2021年度优秀畅销书排行榜
社科分榜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希望之光: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故事》
《读懂“十四五”:新发展格局下的改革议程》
《藏在木头里的智慧:中国传统建筑笔记》
《北京的春节》
《不变与万变:葛剑雄说国史》
《太和殿》
《文明的边疆:从远古到近世》
《中华文化的感悟》
《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
《强国新征程:“十四五”时期的中国经济》
《许渊冲百岁自述》
《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
《中华文化通识课》
《名画中的隋唐史》
《问答中国:只要路走对,谁怕行程远?》
《常青之道: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故事》
《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中共党史十二讲》
《这里是中国2》
《千秋伟业 百年风华:“七一勋章”获得者风采录》
《故宫里的中国》
《古诗词里的博物志》
《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
《愿为敦煌燃此生:常书鸿自传》
《好的教育:我说的不过是常识》
《北京中轴百年影像》
《吞山怀谷:中国山水园林艺术》
《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
《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
《征程: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
《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
《大医马海德》
《海洋变局5000年》
《考古北京:破译地下的历史密码》
《百年革命家书》
《科学与忠诚:钱学森的人生答卷》
《王安石传》
《1927:生死转折》
《“李”解故宫之美》
彰显现实题材写作魅力
□本报记者 郝天韵
在人间从容穿行,有文学陪伴,是一种幸运,也是对生命最好的礼遇。纵观2021年度优秀畅销书排行榜文学分榜,具有时代价值的大部头作品不断涌现,名家新作连连,跨越生命纬度与时空岁月沉淀下的思索深邃,呈现出一派文化繁荣景象。
书写百年壮丽史诗。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大批反映中国共产党宏伟壮阔历史的主题作品相继问世,受到读者认可。作家铁流的《靠山》,以1921年至1949年为历史背景创作,全景式呈现了革命年代,尤其是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踊跃支援前线的动人场面,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兰晓龙创作的《冬与狮》通过书写长津湖战役,以此致敬最可爱的人;军旅作家朱秀海的长篇小说《远去的白马》是一部书写东北解放的壮丽史诗,作者在采访多位亲历过解放战争的幸存者后创作的英雄故事;军旅作家丁晓平的长篇报告文学力作《红船启航》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记录了从开天辟地到共同富裕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现实题材备受青睐。围绕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现实题材,众多作家将文学创作与现实记录相结合,收获一批忠实读者。何建明的《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通过鲜活的人物刻画和事件描述,对闽宁扶贫进行全景式描绘,向世界展示中国脱贫攻坚真实故事;卢一萍的长篇报告文学《扶贫志》以人为志,通过不同侧面,描写了普通人的各种命运和奋斗历程。《如果来日方长》是刘醒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处于一线的现场感受,抒写了武汉封城那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抗疫过程。
名家新作持续不断。回顾2021年,一些知名作家都推出了自己的心血之作。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彦继《主角》《装台》之后完成《喜剧》,名为“喜剧”,实则书写的是贺氏父子扮演丑角的故事,其想要表达的正是对秦腔发自内心的呐喊;胡学文潜心8年完成的长篇《有生》更像一部农村人性百态的“百科全书”式图谱;阿来的《行刑人・银匠:〈尘埃落定〉外篇》是在《尘埃落定》回响不断的余音的边缘重新建立虚构世界,为“配角”人物建立谱系,书写他们的精神向往;长篇小说《文城》仍然很好地保留余华长于细节描写这一特色,并且以回环的、重复性的、咏叹调似的叙事节奏,让读者沉浸在其间;《一日三秋》以笑话结构全书,以冷幽默消解严峻,是刘震云对故乡、对人生的多维反思;《莫言散文全编》收入莫言自创作以来的优秀散文作品近200篇,在这些散文创作中,莫言在生活化的文字里传递出智慧力量。
见证文学通识课的魅力。“大家读大家”系列第4辑是知名作家为大众撰写的一套介绍文化大家及经典名著的导读性通识读物。作家格非的《文学的邀约》一书所涉及的话题是作家本人对文学理论的疑思,以及对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学境况的文化思考与解读;《跑步集》既有对中国文学艺术前沿问题的探讨、中外当代重要作家的评述,也有对近年来文学现象的细致剖析。
这一年里,更多名家对于诗词、名著解读等作品,向读者更好地展示文学经典的魅力。在《诗来见我》中,作家李修文用古诗注释每一条赤诚性命;《莫砺锋讲宋诗课》将宋诗表达得文情跌宕,引人入胜。
2021年度优秀畅销书排行榜
文学分榜
《有生》
《莫言散文全编》
《北京传》
《瓦猫》
《文学:八个关键词》
《扶贫志》
《喜剧》
《克拉拉与太阳》
《诗来见我》
《暖夏》
《如果来日方长》
《远去的白马》
《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
《文城》
《行刑人・银匠:〈尘埃落定〉外篇》
《一把刀,千个字》
《幻兽之吻》
《岁月的颗粒》
《靠山》
《莫砺锋讲宋诗课》
《一日三秋》
《文学的邀约》
《仁者启功》
《纸上》
《纸上繁花》
《北方厨房:一个家庭的烹饪史》
《蹦极》
《跑步集》
《平生记》
《北纬四十度》
《契诃夫的玫瑰》
《红船启航》
《冬与狮》
《田间逐梦:共和国功勋袁隆平》
《人生忽然》
“大家读大家”系列第4辑
《青城》
《太阳转身》
《月球》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未来
□本报记者 徐平
回顾2021年度经管类上榜图书,无论是书写经济模式转型,还是前瞻技术变革,或是洞察管理思维创新,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均用理性的笔触记录中国经济的前行与发展。
把握中国经济趋势。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经济蓝皮书:202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强国新征程:“十四五”时期的中国经济》《读懂中国经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紧扣“十四五”规划目标,着力推动改革创新,加快构建经济新发展格局。
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中国经济热点解读》《权威专家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密码》《数字解读中国:中国的发展坐标与发展成就》等解读国家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现象,解析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解读“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双循环’不仅仅是简单经济循环问题,还涉及中国未来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格局。”2021年,一批“双循环”主题图书相继推出。《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基建:驱动内循环的全新引擎》《畅通双循环 构建新格局》《双循环论纲》等,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实践和意义。
聚焦技术引领商业变革。技术变革不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给生产关系的组织重建带来巨大冲击。本年度的经管类图书聚焦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变革带来的组织关系重建,为经济发展的方向做出前瞻,又为管理思路的创新做出研判。在《AI经济:机器人时代的工作、财富和社会福利》中,英国经济学家罗杰・布特尔回答了机器人时代所带来的经济问题,并理性地解释AI革命会用哪些方式影响我们的一切。“元宇宙”一词在2021年着实的火了一把。《元宇宙》一书对建立健康且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所需构建的元宇宙经济体系进行了探讨。技术冲击带来经济关系的嬗变,与之相应人的思维也需做出改变。
一些图书除了分析技术创新给经济组织带来的重构外,还试图解析人们思维观念的剧变及其背后的动因。《未来算法:下一个十年赢在计算思维》一书提出,将计算思维理解成一套现代的交往语言,帮助人们解决管理时间、分配资源、驾驭AI等问题。《鸿蒙生态:开启万物互联的智慧新时代》一书对鸿蒙生态经济关系的解读,从技术角度和商业角度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认知和参与为出发点,以生态思维讲述生态全景。
2021年度优秀畅销书排行榜
经管分榜
《经济蓝皮书:202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数字经济浪潮:未来的新趋势与可能性》
《畅通双循环 构建新格局》
《十四五与双循环:17位一线经济学家深度解读新发展格局》
《读懂中国经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新基建:驱动内循环的全新引擎》
《变暖的世界:全球变暖的经济模型》
《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探索与变革》
《强国新征程:“十四五”时期的中国经济》
《数字解读中国:中国的发展坐标与发展成就》
《疫情后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
《价值共生》
《数智驱动新增长》
《AI经济:机器人时代的工作、财富和社会福利》
《活力:创新如何推动经济增长和国家繁荣》
《数循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布局》
《中国经济热点解读》
《高质量发展:迈上现代化新征程的中国》
《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消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金融前沿的20种思考》
《未来产业:塑造未来世界的决定性力量》
《权威专家解读中国经济发展密码》
《未来算法:下一个十年赢在计算思维》
《元宇宙》
《噪声:人类判断的缺陷》
《碳中和经济学》
《芯片陷阱》
《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驱动新经济发展》
《从农业1.0到农业4.0》
《双循环论纲》
《硬科技:大国竞争的前沿》
《共生:科技与社会驱动的数字化未来》
《智能制造的本质》
《灰犀牛:个人、组织如何与风险共舞》
《中国经济的逻辑与展望》
《经营制胜:清华管理公开课》
《鸿蒙生态:开启万物互联的智慧新时代》
《第五次工业革命:太空技术引发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传递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本报记者 杨雅莲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优秀的童书是他们的好朋友,也是他们的人生导师。
在过去的一年,诸多童书以儿童文学、绘本、普及读物等形式,献礼建党百年,引领少年儿童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阅读杰出人物的人生故事,有利于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名家长篇力作通过感人的故事,让孩子感受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从容坚毅地成长。
颂百年风华,传红色基因。诸多书写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的童书,思想性、史实性、艺术性兼具,希望青少年从百年辉煌党史中汲取精神滋养,坚定理想信念。
“童心向党・百年辉煌”书系以小切口揭示大主题,在儿童性与史诗性、启蒙性与文学性、故事性与纪实性、历史性与未来性4个方面实现了较为完美的统一。《远山灯火》以一位老共产党员深藏功名、忠诚奉献的一生,串连起不同时代3个少年的成长历程,启迪青少年自强自立,传递精神灯火;《百年仁心》鉴证了医者百年的仁心,也鉴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之路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打好精神底色,树立远大理想。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国家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也是每一个青少年的人生榜样。
“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第三辑)包括黄旭华、樊锦诗等名家故事,通过描述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感人细节、丰富的心灵世界和在共和国发展历程中闪光的足迹,传递给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生命力量;“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第二辑)用科学家的探索故事,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拓宽孩子的眼界,提升孩子的格局。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的故事(纪念版)》从袁隆平的学生时代开篇,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这位“当代神农氏”的人生之旅。通过讲述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普及科学知识,感知科学魅力。“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培育关系到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任重而道远。
一系列以太空为主题的图书,为仰望天空的孩子打开了一扇“天窗”。《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纵览人类迈向太空的不凡征程,展现中国航天取得的伟大成就,带孩子探秘太空与宇宙。
在向青少年传播科学知识中,《十万个为什么》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彩绘注音版)》用通俗易懂的问答方式讲科学,适合小学中低年级孩子自主阅读。
名家谱写动人故事,用心呵护孩子成长。优秀的作家们潜心创作,通过鲜活的艺术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充盈着孩子的精神世界。
赵丽宏的《树孩》是一个想象奇特的幻想故事,也是一曲人与自然的美妙颂歌,更是一首关于永恒的哲理诗篇。薛涛的《猫冬记》是一部关于人与动物如何和谐共生的儿童文学力作,书中角色在困境中彼此温暖启迪,共同探讨生命意义的故事。
原创绘本百花齐放,展现广阔世界。近些年,原创绘本终于迎来自己的春天。在传递文学魅力、普及科普知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都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
知名童书出版人海飞的《喜鹊窝》,极具现实意义。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风沙漫天的大西北,讲述了一个“沙进人退、人进沙退”的动人故事,是一首唱给自然和人性的优美赞歌。《大风》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撰写的同名短篇改编而成。这个故事中的爷爷,唤起人们内心的感动,激发面对困难时的坚强。
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探秘北京冬奥会”系列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广大少年儿童梳理冬奥会的历史知识、科技进步、比赛项目等,让少年儿童了解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体会冬奥会的顽强拼搏精神。
2021年度优秀畅销书排行榜
少儿分榜
《猫冬记》
《乘风破浪的男孩》
《喜鹊窝》
“梁晓声人世间童书”系列
《逐光的孩子》
《中国轨道号》
《乌兰牧骑的孩子》
《远山灯火》
《妈妈变小的日子》
《我讲的故事都不是真的》
《羊群里的孩子》
“童心向党・百年辉煌”书系
《袁隆平的故事(纪念版)》
《儿童历史百科绘本(第二辑)》
“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第三辑)
《百年仁心》
《兄弟俩》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第二辑)
《爸爸星》
《风雷顶》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中国儿童太空百科全书》
《当代名家少年选本・铁凝作品》
《树孩》
《红色圣地百年路――青少年学党史》
《这样的鲁迅》
《俗世奇人(彩绘拼音版)》
《大风》
《校准人生的坐标:给青少年的成长导航书》
《地球史诗:46亿年有多远》
《万物有化学》
《科技“星”光――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丝路上的敦煌:儿童历史文化百科绘本》
《哇哦,月球》
“探秘北京冬奥会”系列
《飞机楼》
《少儿说文解字》
《藏在典籍里的中华美德》
《十万个为什么(彩绘注音版)》
《追星星的少年》
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本报记者 韩萌萌
2021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我们遥望有神舟飞船在太空遨游,俯瞰有“勇士”深海极限探索,放眼山河远阔,反照内心平和。2021,一本本科技生活类图书陪伴我们见证科技的奇妙,引领我们认识更好的自己,科技生活类图书就好像一扇“任意门”,跨过去来一场穿越,让你的2021不虚此行。
感受中国科技力量。我国已经成为了走在科技前沿的大国。《中国科技之路・总览卷・科技强国》全面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壮丽辉煌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太空旅游》《征程: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出发去火星》《九天揽月:太空探索史话》等“星际探索”类图书表现依旧火热,这与今年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捷报频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密切相关,深邃的宇宙永远能激起你我的好奇心。“硬核”科普并非易事,需要有专业的学术背景,也少不了风趣幽默的呈现形式。《漫画数学:闪耀人类的数学家》《半小时漫画科学史》等通过轻松的漫画表达,重温科学发现的历程。
传递健康科普知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2021年,我们对于病毒有了更加客观冷静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通过图书参与抗疫知识的科普,发挥出重要作用。《病毒、大流行及免疫力:探寻新冠后时代我们如何战胜传染病》通过娓娓道来的故事讲述人类与病毒抗争的历程,《疫苗是什么》让更多人了解疫苗的历史以及疫苗可预防疾病的科学知识。与疫情相关的图书保持热销态势,一些健康科普类图书体现着深厚的人文关怀。《重症监护室的故事》和《谈心――关于心脏的医学、健康与生活方式》让我们看到了理性严肃治疗过程中的温情的一面。
欣赏自然之美。今年推出的一些新书让我们看到了“博物+”的趋势愈发明显。《北方有棵树:追随大自然的四季》以城市及周边为对象的自然笔记和物候观测笔记,让更多人发现了四季变化中的自然之美。《四合院活物记》《北京名物》等书则是在主打鲜明地方特色基础上,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自然与人文历史知识。《走近地球之巅》《冰洲上的游戏:段煦南极博物笔记》《山川纪行――臧穆野外日记》将普通人很难有机会亲自体验的旅程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现,不仅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原创科普著作,也充满了探索精神。
成为更好的自己。2021,我们始终向生命致敬,也在不断认识自我,理解自我。《夜读:向美好生活出发》精选了新华社《夜读》栏目5年来的近百篇文章,还配有专业主播朗读,通过小视角、身边事带来人生的感悟与启迪。《心力》则是邓亚萍以亲身经历诠释心态管理的一本方法论。不仅要从芸芸众生的闪光点上汲取力量,还要学会科学地分析个人心理状态,《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以问答形式分类讲解具有普遍性又容易陷入误区的心理学问题。儿童心理同样是热点。《教育的本质》《你好,小孩》分享亲子教育理念,帮助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2021年度优秀畅销书排行榜
科技生活分榜
《科技前沿:领导干部必修课》
《未来呼啸而来》
《植物的“智慧”》
《北方有棵树:追随大自然的四季》
《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
《教育的本质》
《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插图本)》
《了不起的物理》
《重症监护室的故事》
《你好,小孩》
《谈心――关于心脏的医学、健康与生活方式》
《疫苗是什么》
《古典植物园:传统文化中的草木之美》
《成为科学家》
《太空旅游》
《四合院活物记》
《中国科技之路・总览卷・科技强国》
《日常生活心理健康50问》
《漫画数学:闪耀人类的数学家》
《奇妙的植物世界》
《见证百年的科学经典》
《病毒、大流行及免疫力:探寻新冠后时代我们如何战胜传染病》
《海族列传:华夏海洋生物随笔》
《量子科技公开课》
《生命的奇迹:引领健康革命的30项科技创新》
《走近地球之巅》
《夜读:向美好生活出发》
《心力》
《人体泌尿科学惊奇》
《书店里的七种人》
《征程: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
《冰洲上的游戏:段煦南极博物笔记》
《出发去火星》
《九天揽月:太空探索史话》
《半小时漫画科学史》
《北京名物》
《山川纪行――臧穆野外日记》
《一说万物:现代物理学百年漫谈》
《蔬果岁时记》
《百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