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他们深耕行业,带领企业逆势增长;他们扎根一线,潜心钻研提升技艺;他们呕心沥血,在印刷科技领域屡克难关……2021年,印刷人荣誉加身。细数今年印刷人斩获的单项荣誉及团队奖项,彰显出印刷人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的精彩――
引领前行 我们有榜样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12-22
□本报记者 王勤 祝小霖
徐向荣
梁兆贤
侯维佳
李岩
赵常庚
刘彦
徐升安
3位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优秀出版人物奖获得者
7月29日,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表彰会在京举行,徐向荣、梁兆贤、侯维佳3人获优秀出版人物奖。
徐向荣,现任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其2014年履职湖南天闻新华印务邵阳分公司,2016年出任湖南天闻新华印务董事长,上任3年,即实现利润翻一番;确定大客户战略,合理分配淡旺季产能;整合重叠机构,裁撤冗员;大力创新,推进智能化生产……胸怀“实干兴企、产业报国”的理想抱负,践行出版印刷人为推动大型国有印刷企业在新时代跨越发展的责任使命,他带领全体天闻印务人守正创新、砥砺奋进,实现逆势增长,保持稳健发展。
梁兆贤,现任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投身印刷及出版业逾35年,他掌舵的中华商务在业界已成为标杆。在企业发展中,梁兆贤认为,印刷企业不仅需要跳出简单生产加工的思维模式,更需要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去创造更多的价值,加强印刷的文化属性,延伸不同的产业板块,提升服务水平。中华商务也将继续朝着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印刷及信息传播企业的愿景,努力践行为文化传播和印刷产业提供创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
侯维佳,现任辽宁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兼任辽宁省印刷协会第六届理事长。对于选择印刷事业,侯维佳如今依旧满怀激情,“我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在最好的年华选择了最热爱的事情。所以无论怎么付出,付出多少,都无怨无悔。”就是这样一位带头人,他时刻冲在前,和所有一线员工站在一起,不畏挑战,带领辽宁新华印务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蜕变奇迹。4年多时间,辽宁新华印务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大幅提升――2020年营业收入比2016年增长44.4%,利润总额增幅高达375.2%。
2位 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劳动模范
1月2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名单。其中,山西人民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岩,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徐升安2人荣获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从1987年进入山西人印到2009年成为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李岩的工作从未离开过一线,也正是这20多年深耕一线的沉淀,为他走上领导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2012年,李岩被任命为山西人印总经理,从主管生产到统筹企业发展,他坚持书刊为基、多元经营的发展路径。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2亿元,利润总额508.52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自1996年进入安徽新华印刷工作,徐升安从最不起眼的临时工干起,跟着师傅认真学习,细心揣摩,刻苦钻研,掌握了各项操作技能。回顾25年来的工作经历,徐升安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他从农村走来,从最简单的活计做起,到如今成为了企业重要岗位的把关人。他说,当年的辛苦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想过放弃。
3位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4月2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大会,金胜昌、巩洪亮、刘康东3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吉林东曼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印刷车间排版班工人金胜昌,扎根一线,深研业务,由于技术过硬、政治可靠,曾获得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和长春市劳模等荣誉。上海紫丹食品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监、工程师巩洪亮,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潜心钻研,尝试利用无毒无害的水性油墨,使用柔印生产食品包装,食品纸包装采用柔性版水性油墨印刷成为行业规范。温州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康东,从基层干起,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忘学习提升,致力于印刷工艺技术钻研,从一线职工逐渐成长为企业技术核心人才,生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劳模品质。
10位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这一国家级的科技奖励时隔3年再次花落印刷人身上。以梅雪松、李彦锋、许文才、赵飞、薛志成、黄小军、王仪明、陈亮、陶涛、韩健为主要完成人,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印刷学院、西安航天华阳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渭南科赛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完成单位的“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这个项目团队无疑是2021年的科技创新先锋队。面对高端包装印刷产值数千亿元的市场及此前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情况,他们突破了制约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发方面的瓶颈,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高端包装印刷装备的国产化和应用推广。
从2007年开始,他们便组成多个产学研小组进行联合攻关,先后得到陕西省政府及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重大科技项目的支持,累计投入科研资金超过2亿元,开展了电子轴控制理论与策略、油墨干燥设计理论和优化、故障感知与智能运维理论等基础理论研究,印刷装备驱控检测一体化电子轴、干燥烘箱和余热利用及VOCs处理、故障诊断与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攻关,以及高端薄膜凹版印刷机和卫星式柔性版印刷机、智能运维云服务平台等产品开发。
目前,高端包装印刷装备的核心部件电子轴控制系统、中心压印滚筒、油墨烘箱全部实现国产化,项目开发的技术全部实现批量应用。由此,国外高端包装印刷装备在中国市场份额由95%降到10%以下,实现了出口大于进口的逆转,研发装备销往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家包装印刷企业,超过1300余家国内企业应用了本项目产品。
此外,造纸领域,以吉兴香、陈嘉川、田中建、陈洪国、刘泽华、魏文光、王强、张革仓、姚瑞先、陈洪雷为主要完成人的10人项目团队,所研发的“高性能木材化学浆绿色制备与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1位 世界技能大赛后备军
今年4月,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名单出炉,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学生顾俊杰、深圳技师学院教师刘瑾睿、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学生赵常庚等11名印刷人入选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国集训队,将有望代表中国出征明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技能大赛。
一路选拔、一路走训,印刷媒体技术项目入围选手,不仅要掌握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胶印、数字印刷、附加任务三大模块重点工作的规范操作流程,也要在心理素质、英语水平、应变能力、自控能力、规则意识、职业素养和体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切磋技艺、互通有无,共同提高、为国争光,是他们的誓言。
6位 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冠军
国际比赛如此,国内比拼也不甘示弱。在今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七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获奖人员名单中,275人入选。其中,徐州绪权印刷有限公司仲雷刚、深圳技师学院陈慧昌、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关锋分获平版制版员、数字印刷员、装订工职工组冠军。重庆科技学院张砺丹、深圳技师学院刘彦、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王晓竞分获平版制版员、数字印刷员、装订工学生组冠军。
他们将全国夺冠的经历视为对自身技能的一种认可,并表示将继续努力,不断积累技术经验,专注创新,砥砺前行。作为一名深耕印前制版领域17年的印刷老兵,仲雷刚认为,印刷所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工艺,更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胶订领机关锋则表示,通过比赛,深刻感受到勤学苦练和甘于寂寞的重要性,只有持之以恒的坚持,才能获得引人瞩目的成绩。
无论是世赛入围选手,还是国赛获奖选手,尽显专业技能的背后,是多年扎根专业领域的勤学苦练。他们凭借刻苦钻研、辛勤付出,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