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改革岁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12-01
1992年年底,我担任江苏省新华书店经理,面对全省新华书店多年存在的条块分割、人财分离(即人权在地方,财权在省里)、经营分散、体制不顺的现状,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解决江苏发行管理体制不顺的弊端?我深知人事权的奶酪很难动,谁动了就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眼看着人员失控、队伍膨胀(每年各地书店被安排进人最高达400多人)、资产流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许多书店的经理也很焦虑。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告诉我,必须抢抓机遇,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组建发行集团为抓手,创新体制,转换机制,促进发展。在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原新闻出版署的正确领导和强力支持下,当年我们就开始着手筹备组建江苏新华发行集团。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新型的图书发行集团,对传统书店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全省新华书店广大干部职工以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方针政策为指导,不忘使命,敢为人先,知难而进,大胆探索,努力推进江苏发行体制改革。20多年过去了,组建发行集团的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长期以来全省79家市县新华书店分散在各地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省市县人财物分而治之,各地情况复杂,经济效益差距较大。建立发行集团人财物必须统一管理,所有法人单位必须自愿申请加入,审议通过公司章程。虽然我们多次召开市县新华书店经理会、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干部职工座谈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会议精神,传达原新闻出版署、省委省政府关于发行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工作部署,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是,我仍担心基层经理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小算盘”,思想很难统一,步调很难一致,还担心地方上的各种阻力会很大,担心一次会议很难全部顺利完成法定程序。
1998年9月,我们在南京中山陵五号会议中心召开全省发行改革工作会,时任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副省长金忠青、省委宣传部部长王湛到会讲话,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石启忠主持会议,我就组建发行集团的相关工作进行部署。会议原定两天时间,第一天听报告,学习《公司法》《国有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等现代企业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分组讨论交流,次日进行审议通过集团章程,各单位法人代表自愿填写申请加入发行集团表格并签字盖章。让我非常意外的是,当天上午会议刚结束,就有不少基层店的经理主动要求签字盖章。他们纷纷表示,组建发行集团是党中央提出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是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江苏新华书店现行体制弊端的必要举措,坚决拥护和支持这项重大改革!大家争先恐后填表盖章,结果不到一小时除一家因情况特殊未盖章外,到会的80家基层书店法人代表全部签字盖章,并全票通过了集团章程。江苏基层书店干部贯彻执行中央精神如此坚定,改革创新意识和大局意识如此强烈,令我敬佩不已,至今难忘!
更令我难忘的是,在组建发行集团过程中,尽管我们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做前人没做过的事,困难重重,但有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帮助指导、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全省书店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全面完成了清产核资、公司制改造、人事交接等建立现代文化企业集团的各项筹备工作,效率之高、速度之快令人惊叹。1998年年底,经省政府批准,江苏新华书店改制为江苏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全省81家书店为全资子公司,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授权省店集团公司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以此为核心,组建江苏新华发行集团。
1999年4月20日,全国首家以资产为纽带的图书发行集团、江苏首家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全国重点发行集团3家试点单位之一――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在南京成立,开创了图书发行业集约化、集团化运营的新模式。从此,江苏全省新华书店迈上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多年来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图书发行行业前列。
(作者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原副总经理,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