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版权为文娱行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赋能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10-28
编者按 作为版权界的盛会,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虽已闭幕,但版博会期间举办的多个主题论坛上所聚焦的热点问题,仍引起了版权界的持续关注与思考。
本期《版权监管》周刊05-08版对版博会期间举办的版权护航文娱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版权助力民营经济发展论坛、第二届中国国际著作权集体管理高峰论坛、电影版权保护与视频行业发展的平衡探索论坛、短视频版权保护与创新论坛及作品自愿登记工作研讨会上部分嘉宾发言进行呈现,以期为业界提供参考。
□本报见习记者 朱丽娜
论坛现场发布“十四五”文化娱乐行业版权保护行动计划。论坛主办方 供图
数字时代,文娱产业与数字科技的深度融合,令文娱行业不断打破发展边界。特别是近年来,文娱行业的版权经济逐渐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无论行业发展如何迅速、多样,版权仍然是核心资源,它赋予了这个行业持久的生命力。文化娱乐行业的有序发展,离不开健康的版权理念护航。
如何更好地实现文娱行业版权保护,激发行业整体创新活力,让更多版权资源转化为文娱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一问题值得进行深层次的思考。10月17日,在杭州举办的版权护航文娱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来自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文娱相关企业的嘉宾从制度完善、行业自我监管、技术赋能等方面建言献策,为版权护航文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探明方向。
文娱行业规范发展,版权理念需先行
版权,是文化娱乐产业发展繁荣最核心的基础性资源,也是文化娱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副局长赵秀玲曾多次走进文娱企业进行调研,她注意到,近年来,文娱行业的众多企业都积极参与到了版权保护的行动中,行业展现出的积极态度令人欣慰。对于文娱行业如何进行规范有序发展的问题,赵秀玲从把好内容关口和树立正确版权理念两方面提出了建议。她表示,内容质量始终是文娱行业的生命线,一定要坚持正确导向,对内容高标准、严要求,把好内容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同时,也一定要在行业中树立起尊重版权、保护版权,依法经营的基本理念,才能助力行业的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毫无疑问,内容为王是文娱行业发展的关键词,而对于文娱行业来说,对内容的版权保护尤为重要。在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娱协)会长刘金华看来,保护版权就是保护行业发展的源头――内容资源,健康的版权制度能让权利人和使用人的权益得到保障,形成行业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刘金华说:“文娱行业版权保护的道路还很长,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版权保护事关文化娱乐行业长期发展,是包括广大权利人、使用人在内所有权利相关者的一致目标方向。版权保护对鼓励文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文化娱乐行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作为本次版博会的新面孔,我们想要展示出文娱行业从业者在文化娱乐领域,特别是歌舞娱乐、沉浸式娱乐领域建立健全版权保护机制的决心和信心,以实际行动激发行业创新创作活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会上,刘金华宣读了《“十四五”文化娱乐行业版权保护行动倡议》。刘金华说:“今后要在文娱行业加强版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行业版权保护意识,积极赋能版权保护,协同推进行业规范治理和自律,建立健全文化娱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自律机制,形成‘政府指导、行业自律、主动承诺、舆论监督’的模式。在中宣部版权管理局指导下,建立行业、企业版权保护自律机制,争做版权保护的行业先锋和示范标杆。”
在新的商业发展模式中,文娱行业版权资源开发、运用的意识也逐渐深化。在咪咕音乐有限公司总编辑王恒看来,当前是版权进行多维度开发的时代,一个原始的版权资源经过不同赛道的开发,最后可以产生多重利用的复合价值,但一定要在最初就树立起原创版权理念,打造真正具有正向能量的优质资源。
结合咪咕音乐在民族音乐版权开发与保护方面的工作,王恒举例:在“出生地”成都,咪咕基于当地民族特色音乐,整体打造出了民族文化+数字音乐产业的新模式,开拓出了新业态,将彝族音乐本土化的元素进行开发,注入流行音乐中,形成了一个新派的彝族音乐类型。“未来,我们也将继续深耕民族文化版权资源的传承保护,以实际行动为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北京温莎天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颖早已察觉到在卡拉OK行业中对于版权的认知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变化不仅体现在版权保护意识增强了,还体现在更加多元的版权资源开发中:更多沉浸式体验的形式不断涌现,版权成为打破行业发展边界的突破口,实现了多行业多元化的联动,而这正是版权价值不断深化发展最好的体现。
版权保护要落实,集体管理需重视
版权保护要想落到实处,有效推进,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制度。多位与会嘉宾认为,解决行业版权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利用著作权集体管理方式,其在维护著作权人合法利益的同时,还解决了众多企业在经营中合法使用版权作品的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国家版权局国际版权研究基地研究员李陶对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对于文娱行业版权保护的科学性、优越性进行了专业讲解,并重点针对著作权使用者合法权益保护展开了详细分析。李陶表示,《著作权法》不仅保护权利人的权利,同时也平衡了权利人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这有利于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在《著作权法》框架之下,权利人与使用者的权利都是正当的,也是受法律保护的。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好比是连接上游的权利人和下游的使用者的桥梁和纽带,具有保护权利人权益、平衡权利人内部利益、平衡权利人和使用人外部利益的多元功能。
李陶详细分析道:“一个权利人无法面对数万个使用者,一个使用者也无法面对十几万到几十万的权利人。因此,‘一对一’授权许可机制无法满足卡拉OK行业的实际需要。卡拉OK领域实行‘二合一’版权许可机制,建立了高效便捷的版权许可机制,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中宣部版权管理局、文旅部及多家文化娱乐行业协会在推动实行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文娱行业的其他商业模型也可以进行此类尝试。”
对此,中娱协秘书长孔明表示赞同。他说:“文娱行业的上下游企业,应当形成合力,构建版权保护的良性生态链,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全面地保护每一个环节创作者和权利人的利益。我们应该积极推动集体管理制度的完善,因为歌曲内容的版权是多对多的关系,面对众多的使用者,只有采用集体管理才可以更好地解决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
上海星聚会公司董事长翁培民在现场介绍,星聚会自成立开始就与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以下简称音集协)签订了版权许可合同并及时缴纳了版权费。“从2018年开始,星聚会进入快速发展期,我们与音集协建立了创新版权保护机制,总部对接总部,及时签约。目前我们与音集协的签约率达到了100%。版权是卡拉OK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没有版权的保护,行业不会健康长久。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铸造企业的‘版权护城河’,以版权保护助力企业的发展。”
针对著作权集体管理问题,赵秀玲表示,中宣部版权管理局作为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集体管理组织许可、分配等重要工作环节加强监管,不断提升集体管理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效能,推进中国版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共同营造良好的版权生态,为文化娱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论坛上,中娱协发起成立了文化娱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娱乐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康哉介绍,委员会将通过常设机构和相关行业制度规范,在歌舞娱乐、沉浸式娱乐等相关领域,系统地、有计划地在中宣部版权管理局等部门指导下,全力开展贯彻落实国家版权保护政策法规,加强版权保护宣传,建立行业版权保护自律机制,协调相关组织规范开展版权许可等工作。
版权资源要转化,技术优势应发挥
文化娱乐行业的繁荣发展需要依托不断成熟演变的新技术、推陈出新的新产品,但这也对行业的版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毫无疑问,新技术将成为守护文娱行业版权资源的核心力量。
孔明介绍,中娱协作为各地文娱协会的桥梁与纽带,有责任也有义务搭建起展现行业版权保护效能的平台,让更多人关注到文娱行业整体与版权管理部门及广大权利人是一条心的,更重要的是,要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出自己的资源优势。
为了解决行业中的盗版和版权资源管理问题,中娱协组织研发了卡拉OK音乐内容自律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这是我国歌舞娱乐行业首个基于大数据搭建的内容自律管理系统,已与星网视易、雷石、音创、海媚、视翰、天音6家VOD公司以及全国4万余家卡拉OK场所完成了对接,该平台的精准统计等多项功能未来也可以应用在版权保护等领域,为数字音乐资源提供全面的版权保护。
记者了解到,星网视易作为文娱行业的技术系统供应商之一,始终坚持产品创新和版权保护两手抓。星网视易总经理刘灵辉介绍,在版权保护方面,星网视易多年来坚持通过音集协向广大权利人缴纳著作权使用费;在技术创新方面,利用大数据手段帮助行业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星网视易希望各VOD企业与中娱协共同建设的平台能够将内容安全自律管理的成功经验推广到版权保护领域,用“精确计次、精确收费、精确分配”的科学许可管理模式,为版权保护机制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雷石公司联合创始人张浩对于版权与科技的结合感触尤为深刻。张浩表示,作为一家科技公司,雷石的发展理念就是不断用新的技术回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始终坚持走在正版化的道路上,雷石在卡拉OK技术的多元化场景应用方面已经实现了突破,卡拉OK在汽车、户外便携式设备上的使用已经实现。企业希望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得到集体管理组织代表的权利人的积极响应,让创新者主动缴费的需求得到满足。未来雷石将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为行业的版权资源数据化、透明化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