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9-22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关键
□陈广学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印刷业实现由大到强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必将更加深入地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和数字化进程,印刷技术将向制造功能延伸,印刷的泛在性将更加突显。而实现这些转变需要加强印刷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以绿色化为例,必须加强源头治理,尤其是要实现高性能环保印刷材料的关键技术突破及推广应用。数字化的推进,也需要依靠科技研发和相关人才的支撑。因此,科技创新和高素质人才是实现印刷产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吴伟
未来5―10年,印刷业应进一步开展和加强印刷工业关键前沿技术的研究,尤其是集中在功能印刷科技(如新兴的印刷电子技术、印刷制造技术等领域)发展及其相关教育改革上发力。
印刷专业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应发挥专业教育主动性的长效机制,在功能印刷领域技术创新攻关上形成更大合力,研究提出强化校校、校企、校地合作,在“十四五”期间快速提升功能印刷协同创新能力,并培养一批高素质功能印刷人才,推动功能印刷快速发展,解决相关“卡脖子”技术问题,实现弯道超车。
(作者系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着重提升功能化制造水平
□刘国栋
建议印刷业的“十四五”更着重立足于现代印刷,进一步发展印刷工艺基础理论,扩充传统印刷的功能化属性。同时与绿色印刷材料、绿色印刷制造相结合,开发相关的发光、显示、防伪、智能标签等功能化产品,并在传统的印刷包装产品中进行应用,进一步发展印刷包装技术,扩展产品的表现内涵,提升中国印刷包装技术的功能化制造水平。
(作者系陕西科技大学印刷工程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