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印刷实力 建设文化强国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9-22
□魏玉山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成文化强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对整个文化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力军、主阵地,其营业收入在文化产业中所占比例大概在20%―25%之间,出版产业的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化产业质量与速度,要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高度来认识推动出版和印刷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根据近几年新闻出版行业的统计数据,印刷复制业在整个出版印刷发行业(不含数字出版产业)中所占的比例超过70%。即使包括数字出版产业在内,印刷复制业的营业收入在整个出版产业中所占的比例也高达60%。所以无论是大口径还是小口径统计,印刷复制业的营收都是出版产业收入的主要部分,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从发展出版产业及文化产业的角度,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印刷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始终同科技进步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中央提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当前,数字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为我国加快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巨大空间。“十四五”期间,印刷业的发展方向也应向着这个目标前行,推进印刷企业,特别是有规模有能力的印刷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此带动整个印刷业和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印刷业已是高技术产业,数字、智能、网络、绿色等技术在产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我国印刷技术研究、印刷装订设备制造等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作为印刷大国,我们的高端印刷装订设备制造领域还缺乏自主权,高端喷墨头、墨水、印刷材料等需要进口。印刷领域还存在不少“卡脖子”的地方,对我国文化安全、产业安全带来威胁,所以要从更高的站位看待印刷业发展问题,有必要像上世纪70年代国家搞“748工程”一样,集中全国力量对印刷领域的关键技术、高端设备进行集智攻关。只有占领高端印刷设备制造制高点,才可能成为印刷强国、出版强国,进而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