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图书是需要用心打磨的

作者:董龙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9-10

  □上海教育出版社 董龙凯

  2016年上半年,经时任上海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张荣推荐,我和同事周典富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拜访汪少华教授,约《〈考工记〉名物汇证》书稿。这本书花费了作者大量心血,是作者多年研究的结晶。作者希望它能够在一个比较好的出版社出版,同时对责任编辑提出了一定要求:既要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又要有相关图书的编辑经验。当得知我们两人都毕业于复旦大学,先后获得了史学博士、文学博士学位,同时也责编过谭其骧先生主编的《正史地理志汇释丛刊》等图书时,汪教授欣然应允,同意放在上教社出版。

  其实在我们去复旦大学向汪教授约稿时,这本书就基本已经成稿了,又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改与完善,当年8月汪教授便将这部厚重的书稿交给了我们。后来,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开始申报,上教社社长、总编辑缪宏才,副总编辑袁彬等诸位领导充分认识到这本书的学术价值与出版意义,坚定地支持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很荣幸,申报成功了。

  按照当时的计划,这本书是准备在2018年年底出版的。为了赶进度,我们加班加点,争取按时完成,但最终没能做到。其原因主要在于书稿本身的复杂性和难度。这本约110万字的书稿汇集了100多年来特别是数十年来对《考工记》的研究成果,不仅体例复杂需要相对统一,繁简转换新增不少文字问题需要仔细甄别,所附近千幅实物图、线条图大多质量不高需要重新绘制,更重要的是,大量引文和出处需要认真核对。为了绘图,我们专门联系了专业的绘图公司,反反复复,几经修改,重绘了百余幅图,并对所有的图片进行了去污、去底纹等技术处理。核对引文、出处,更是耗费了我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幸运的是,现在网络和数据库很发达,一些数字版图书、影印本或相关的资料照片可以想办法找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便利条件,那就是上海图书馆就在上教社旁边,查阅图书非常方便。但毕竟要核对的引文及出处太多了,短时间内无法完成。这样一来,这本书的出版时间只能推迟了。所以我们按规定申请项目延后出版。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不仅社领导和多个部门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汪教授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常常和我们一起工作到深夜。大约历时4年,2019年12月,《〈考工记〉名物汇证》终于出版了。

  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很累、很辛苦,但我们感觉很充实。现在,这本书荣获了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更是对我们工作的高度认可与肯定,所有的付出都非常值得。通过这本书,我们最深的体会是,精品图书除了其本身具有很高的价值,还需要在编辑方面用心打磨;要想做出精品图书,就必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能怕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