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9-10
在不久前发布的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名单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有4种图书获奖,其中《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蔡 著)获图书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12册)、《中国考古学・三国两晋南北朝卷》、《今注本二十四史・史记》获图书奖提名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获优秀出版人物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获奖图书数量在全国出版社中位列第三。
中国出版政府奖于2007年首次开评,每3年评选一次。梳理历届图书奖获奖名单,在293种获奖图书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每届均有图书获奖,总计14种,其中图书奖7种、图书奖提名奖7种,获奖图书数量在全国出版单位中名列前茅。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获此殊荣,意义非凡。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内容质量,也是近几年来我社坚持走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出版的发展道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大力实施专业化、精品化、数字化、国际化和大众化发展战略的结果。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将继续坚持专业化的学术出版定位,做优秀思想的耕耘者、集聚者和传播者;坚持高质量发展之路,出版更多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提升学科影响力;着力推动中国学术走出去,提高走出去产品的质量,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著作出版,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新的力量。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
蔡 著 2019年10月出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了本国人民,也产生了深远的世界意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本书尝试把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放在中国历史的纵向维度和世界经济的横向维度中进行考察,揭示改革开放发展的关键时刻、关键环节,分析影响人们对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进行理解的关键问题,并展示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世界意义。
本书不仅在经济学方面做出了理论创新,同时也将理论转化为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制定,具有现实价值与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从学理上阐释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奥秘,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书目前发行量近2万册,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入选2019年度“中国好书”、第五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优秀教材。
本书目前已签约英文版、阿拉伯文版、罗马尼亚文版、哈萨克文版、日文版、韩文版和繁体字版,其中阿拉伯文版、罗马尼亚文版入选2020年丝路书香项目,繁体字版已出版。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
赵剑英
他经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十四载,以哲学思维探解学术出版的三大矛盾,以学者情怀谋划学术出版的发展方向,践行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哲学精神。10余年孜孜不倦,10余年开拓奋进,使学术出版紧贴大国崛起的时代脉搏,所策划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引领主题出版,“理解中国丛书”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制度研究丛书”揭示中国奇迹背后的成功密码,“中社智库”品牌为新型智库建设添砖加瓦,“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丛书”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提出“六个坚持”办社思路,构建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出版社与员工和谐共赢的良好机制和局面;大力推进专业化、精品化、国际化、数字化、大众化发展战略,让学术出版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迈向新的发展境界。
赵剑英,1964年11月生于浙江萧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士、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编审(二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第十三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与研究。著有《深圳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时代的哲学回声》《哲学的力量――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哲学》《复兴中国》等。主编《中国共产党治党治国的哲学智慧》《中国道路的哲学形态》《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与世界秩序》《论中国模式(中英文版)》《马克思哲学论坛文丛(共7卷)》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和文章百余篇。代表作有《中国道路的哲学观念》《中国之治的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开创权力监督新路》《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试析实践活动运行机制》等。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青年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中国青年科技论坛三等奖、中国社科院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一等奖。
策划出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12册)、“理解中国丛书”、“中国制度研究丛书”、“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丛书”、“国家智库报告”系列等,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力。所策划的多种图书分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奖项,以及入选“中国好书”,获得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的“2016年度推动版权输出引进典型人物奖”。在赵剑英的带领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推动中国文化、中国学术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被中宣部授予“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特别贡献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
名誉总主编:王伟光 总主编:谢伏瞻 总策划:赵剑英 2019年3月出版
本丛书策划于2015年年底,是国家社科基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专项工程项目“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研究”的最终成果,并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历经3年多的撰写、修改完善,于2019年3月正式出版。本丛书是一项跨学科、多视角、全领域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果,旨在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实践基础、主题主线、主要观点和核心要义,努力从总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的理论逻辑和精神实质。
本丛书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展示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成果和水平,力求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对于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本丛书荣获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出版基金等多项资助,入选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2019年,该书出版当年首印4万套全部售罄,迄今12种图书全部多次重印,印刷总册数近60万。丛书出版后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英文版已签约8种,韩文、孟加拉文、印地文、尼泊尔文、希伯来文5种文版签约全套12种,多品种荣获“中华学术外译”等资助。
《中国考古学・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著 2018年10月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田野考古为基础,应用包括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内的各种方法,结合古代文献,揭示史前及各历史时期不同类型文化遗存的内涵、特征、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对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探讨古代社会发展演变的进程和规律。
本书主要综合介绍20世纪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城市(以都城为代表)遗迹的考古新发现和研究,究明其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对于这一时期的墓葬发掘工作,本书也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此外,本书还对壁画墓的艺术价值予以特别关注。
由于这一历史过渡时期在文化上与前不同,佛教考古与石刻和简牍文书的研究,在本书中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和阐述;并选择从考古标本能够阐明的几个侧面,阐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生活。
本书尽量依据有限的考古发掘成果,构筑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的学科体系。对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汉唐之间的历史过渡阶段的历史,特别是物质文化的发现,进行还原和解析。
《今注本二十四史・史记》
吴树平主持校注 2020年12月出版
《今注本二十四史・史记》为“今注本二十四史”的一种,旨在通过校勘和今注,形成一个新校勘新注释本《史记》。本书校勘选取清同治年间金陵书局本为工作底本,以学界公认的版本价值较高的北宋景 本等10种刻本为参校本,进行版本互校,同时汲取前人的校勘成果等。本书注释秉持“史家注史”的原则,以卷为单元,力求以精练、准确的语言对文字、人物、史事、职官、地理、天文、历法、典制等进行注释,充分参考了最新考古资料,吸收了千百年来包括当代研究成果,集古今《史记》研究之大成。
本书校勘工作由吴树平完成,注释工作由相关领域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专家学者共同完成,包括刘起 、裘锡圭、骈宇骞、陈久金、李零等30位学者,吴树平进行统稿。
编纂者精益求精的治学原则和精神,保证了本书校勘和注释的专业性、准确性、系统性。本书的出版,对于普及中国历史经典作出了艰辛努力,为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