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百名检察官走进210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2339次――

“护苗”有温度有深度

作者:谢文婷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9-02

  □谢文婷

  按照江西省委宣传部、“扫黄打非”办公室、教育厅、检察院等10部门“护苗”工作部署,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推动全省“春蕾”法治进校园行动。上半年,全省检察系统组织百名检察官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防校园欺凌、防性侵害等“绿书签”行动主题,走进210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活动2339次,覆盖师生家长25万余人,“护苗”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

  上下联动,形成矩阵效应

  江西省人民检察院下发文件,明确时限、任务,为“春蕾”行动扎实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带头组织活动,形成头雁效应;萍乡、宜春、抚州、南铁4个市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走进校园,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主题,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守法意识。各部门加强工作谋划,将开展百名检察官进校园“春蕾”行动与“六一”检察开放日、“守护明天――法治乡村行”“法治副校长”活动同部署、同落实。建立全省检察机关“护苗”活动联络员通讯录,明确责任到人。下发《关于开展2021年江西省“护苗・绿书签行动”的提示》,要求各地检察院未检部门组织辖区内“检花女童保护”讲师及法治副校长,统筹活动计划,细化工作步骤;省人民检察院及时转发各地经验做法,借助媒体资源开展活动宣传100余次,形成矩阵效应。

  以案释法,开展体验式教育

  江西检察系统开展的“春蕾”法治进校园行动形式多样。比如,“校园+庭审”,开展体验式普法。围绕“用身边的案例教育身边的人”理念,把真实的庭审活动、听证会等搬进校园,通过还原校园多发案件,让青少年在诉讼现场接受法律教育。目前,赣州市人民检察院开展交友不慎引发犯罪的庭审活动、新余市渝水区检察院开展交通肇事相对不起诉的案件听证会,用体验式教育以案释法,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法律+文艺”,开展沉浸式普法。“春蕾”法治进校园行动将法律知识融入文艺作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青少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主动性。萍乡、新余、鹰潭、抚州、上饶等地开展情景剧、诗朗诵、小记者采访等活动,在提升普法趣味性的同时,增强师生和家长参与度。

  “线上+线下”,开展“零”距离普法。江西检察系统线上积极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制作微视频、微动漫,开设云课堂等,提升普法质效;线下精心制作课件,编制宣传册,打造智慧化法治教育基地,深化未成年人法律知识学习。萍乡、赣州、吉安、抚州等地检察机关,在网络发布“护苗・网络安全系列课堂”“空中小课堂”“阳光法治讲堂”等法治教育课程,获得较高点击率;南昌、九江、景德镇、抚州等地检察机关制作《向阳而生》《你笑起来真好看》《盼盼的心里“话”》等微动漫、微电影、微视频,获广泛好评。

  用心用情,聚焦重点拓展深度

  “春蕾”法治进校园行动一是向薄弱地区倾斜,积极推进法治教育工作向乡村学校延伸。江西省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守护明天――法治乡村行”活动,组织1380名检察人员担任1490所乡村学校法治副校长,结合正在开展的“百名检察官进校园‘春蕾’行动”,集中在“六一”前后走进乡村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抚州市制订3年“检察普法乡村行”计划,已在全市151个乡镇,310所乡镇学校进行普法。

  二是关爱重点人群。江西省人民检察院联合省民政厅、省救助管理站,南昌市民政局、市救助管理站,为安义县义基小学的55名农村留守儿童赠送法律书籍及文体用品,开展党史教育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讲;抚州市乐安县人民检察院“刘莹姐姐工作室”为山区留守儿童开展法治安全课,最高检直播报道,话题总阅读量超过3000万;景德镇市人民检察院为儿童福利院工作者开展未保法专题讲座,督促落实未成年人保护要求,取得较好社会效果。

  三是注重多方联动。赣州市人民检察院与妇联、教育等部门,首创“一校一村一老师”项目,实现公办学校(幼儿园)、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专门的儿童保护讲师;萍乡市人民检察院与教育部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断卡行动进校园”专项活动,以事普法、案例警示,有效提升在校学生网络防诈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