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才杂志社《我的祖国》火出圈

“大国人才”公号唱响人才好声音

作者:李向光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8-24

  □李向光

  大型MV《我的祖国》献礼建党百年。资料图片

 

  “《我的祖国》――专家人才和人才工作者大联唱”大型MV(以下简称《我的祖国》),经由各媒体传播后,引起对人才话题的广泛关注。该MV由中国人才杂志社联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河北省张家口市、福建省泉州市、江西省赣州市、河南省安阳市党委组织部门及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五一技师学院等部门共同拍摄制作。许多读者、观众表示,《我的祖国》传递出广大人才、人才工作者爱党爱国的“人才好声音”。

  一支歌献礼建党百年,一支歌集聚人才正能量,一支歌探索融媒新路径。

  《我的祖国》“破圈”传播

  2021年5月31日,《我的祖国》在中国人才杂志社“大国人才”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大国人才”)首发后,当日点击量过万,一周点击量突破10万。截至7月底,读者感言、评论累计达5000多条,各个指标均打破该公众号自创建以来的单个条目点、读、评最高值。

  全国各地众多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网站纷纷转发,不少城市的广播电视台、户外LED大屏幕滚动播放。据重庆市、福建省、贵州省、河南省7月初提供的数据统计,仅在这4省市,《我的祖国》的观众就有404万。

  《中国人才》杂志是众多传统行业期刊之一,读者群体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服务各级组织人才工作部门,参与《我的祖国》拍摄人员均是各地各类专家人才代表,歌唱的曲目也非网络红歌、流行金曲。但在这个以海量信息承载和传播为特征的新媒体时代,一支歌能被这么多人所青睐认可,确实让人始料未及。

  在“大国人才”后台留言中,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和网友纷纷表达观看《我的祖国》之后的激动心情:

  “看到有这么多专家人才建设咱们家乡,再加上这么美好的画面和动人的歌声,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党的关怀使人才辈出!”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祖国,祖国的强大离不开人才。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同志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众志成城献百年!”

  “为各行各业默默付出、奉献的广大劳动者和精英们点赞。我爱我的祖国,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早日实现中国梦!”

  ……

  融媒传播四步走

  怎样“融”才能融入、融好、融出效果?年初,中国人才杂志社就开始破题立意,着手策划,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好的“融”入口并付诸实践。

  一是借势发力,借建党百年之大势。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人才队伍不断成长壮大,人才活力不断被激发喷涌,人才对国家建设的贡献越来越大,广大人才和人才工作者心中都充满了对党的无限感激和爱戴。以颂歌献给党、人才唱祖国的形式表达这份情感,既得天独厚又恰逢其时。

  二是内容为王,作品一定要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才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凝聚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人才力量。《我的祖国》歌声激情澎湃,饱含无比的自信和对家国的赤诚,正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精神象征。

  三是多地融通,打造纵向贯穿、横向并进的“宣传共同体”。《我的祖国》是多个城市、各级各类人才代表通力协作,共同打造公共人才宣传产品的一次有益探索。接受邀请后,各城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把视频拍摄作为表达广大人才和人才工作者爱党爱国之情的途径,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的良好契机,竞相以创新的方式展现新时代人才工作风采。《我的祖国》推出后,各城市又充分利用各个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营造舆论声势,在突出本地做法、特色的同时,积极宣传活动总体风貌,推介兄弟城市的相关作品,共同打造强大宣传矩阵。

  四是步步为营。早在《我的祖国》没有正式推出前,中国人才杂志社就作品宣传的指导思想、方法路径、时间节点、具体要求进行了周密考虑和详尽部署。作品推出后,《中国人才》杂志及旗下“大国人才”微信号紧跟着刊发《颂歌献给党 人才唱祖国――〈我的祖国〉专家人才和人才工作者大联唱》《〈我的祖国〉视频背后的故事》《〈我的祖国〉唱响“人才好声音”》等3篇本刊记者撰写的文章,就《我的祖国》拍摄纪事、幕后故事以及宣传时效进行连续挖掘和深度报道。

  从年初谋篇布局到各城百日攻坚,从“大国人才”首发到各媒体转发、群发,从中央和国家机关率先推出到各地各部门全面展开宣传攻势,从连续推出文章跟踪解读到产生强烈社会反响,《我的祖国》在推送节奏上环环相扣,高潮迭起;在宣传形式上既有视听盛宴也有图文并茂,既有荧屏出彩也有幕后故事;在媒介平台上既有网媒开拓主战场也有纸媒保障大后方……一支歌在传统行业期刊社中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融媒之花”。

  纸端指端增效益

  除了大型MV《我的祖国》,中国人才杂志社还先后制作出《我们在一起》《2021我们携手共进》《人才研究专家吴江谈中国人才杂志》,以及人才改革纵深行走进江西、贵州、浙江、陕西等不同形式内容的纪录片、视频30多部,极大丰富了杂志的宣传内容与形式,受到不同层面受众的欢迎。

  近年来,全球数字化浪潮汹涌而至,新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开来。《中国人才》杂志也同国内许多传统期刊一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作为“国字头”期刊,不能捧着金碗要饭吃,必须跟紧数字时代。

  2012年,《中国人才》杂志开办了自己的网站,每期杂志内容在网站定时发布,免费供读者阅读,方便受众查证、获取相关资料。

  2016年,《中国人才》杂志创办了“大国人才”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报道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工作的时政要闻,宣传杂志重点内容,传播渠道更加符合当今大众阅读习惯,引领杂志进入了声画同频、时时互动、立体传播的新媒体时代,目前已拥有粉丝7.1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人才》杂志开始尝试以电子刊物形式,支持配合党和国家重大事件。从2020年2月至今,共推出《打赢战“疫”,人才在行动》等人才抗疫电子刊5期、《脱贫攻坚的人才力量》人才扶贫电子刊1期、《党管人才的丰硕成果》庆祝建党100周年电子刊1期,靓丽的面孔、快捷的方式、丰富的信息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点赞。

  在服务大局中获得各级人才工作部门大力支持,在转型求变中赢得历史发展机遇和空间。随着一刊、一网、一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国人才》杂志融媒体之路越走越宽,其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对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好,受到各地组织、人社部门,广大人才工作者、专家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发行量从2012年的3万份增长到现在的8.1万份。

  2021年是《中国人才》杂志成为中央指导刊物10周年,年初杂志还实现了扩版提价增值,由原来的64页增加到88页。走出“象牙塔”,摆脱生存困境,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