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辽宁沈阳
让法治教育走进课堂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8-05
□本报记者 张席贵
今年以来,辽宁省沈阳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开展“护苗”主题宣教活动,推荐绿色阅读、提倡文明上网,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识和法治素养,积极营造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司法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邀请法官走进校园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落实沈阳市“扫黄打非・护苗”工作联席会议的要求,少年及家事案件审判庭立足工作实际,走进校园,以“为民办实事,护苗在行动”为主题,开展“法官进校园”活动。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少年及家事案件审判庭庭长张青和法官助理冷焱走进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的校园。法官们以“青葱岁月 有法相伴”为主题向孩子们进行了多场法治讲座,让法治走进课堂,用规则和秩序守护青春。
冷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现场的学生们讲解《民法典》《刑法修正案(十一)》《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规定是如何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并结合真实案例用以案释法的方式讲解了校园欺凌、校园伤害、性侵害未成年人以及侵害未成人的网络犯罪等热点问题。活动中,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及家事案件审判庭还向同学们赠送了《托起明天的太阳》――法官带你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法治宣传册,让学生们通过典型案例了解法律,提高法律意识。
“保护未成年人不仅是家长、学校、老师的义务,也是社会各界的责任。”张青介绍,近年来,预防和惩治恶性校园欺凌、性侵害等违法犯罪行为,一直被学校、社会和学生及家长高度关注。惩治违法犯罪不是目的,预防违法犯罪,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避免给未成年人身心带来伤害,才是学校、家长及全社会的期盼。
校园内外无缝对接
如今,从网络获取信息已成为一种日常,但一些不良网络信息偷偷地影响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诱导孩子误入歧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沈阳市以“护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拒绝有害出版物及信息”为主题,通过开展“绿书签小卫士”征文活动,发布“护苗2021・绿书签”推荐阅读书单,开设线上名师名家精品公益课,开展“拒绝盗版,从我做起”主题手抄报活动等,引导学校师生及学生家长广泛参与,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自护能力,实现校园内外“护苗”行动无缝对接,共同营造适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沈阳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联合浑南区委网信办结合“净网2021”活动,在浑南区第二小学(北校区)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活动。沈阳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副大队长朱洪凯就如何识别网络“陷阱”,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通过紧扣现实的案例,将网络安全常识融入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培养青少年健康上网的良好习惯。
加强示范点建设
沈阳市持续夯实“护苗”工作站建设,涌现出一批全国、省市级示范点,南京一校长白岛二分校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标兵单位,童晖小学、文化路小学等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点。
沈阳市中小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任组长,公安及文化执法等相关职能部门任副组长的“护苗”行动领导小组。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定期召开班子会议,部署、协调全校工作,梳理总结“护苗”专项行动的相关工作,明确保护未成年人文化权益、净化网上网下文化环境、树立保护知识产权意识等重点工作任务。
此外,沈阳市“扫黄打非”办公室推动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防线,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沈阳市文化执法总队、市场监管局、市执法局等部门以校园周边的出版物销售市场为清查重点,定期开展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清查校园周边书店、报刊摊点、文具店等经营场所,查缴含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口袋本”图书、卡通漫画、游戏卡片及淫秽色情音视频等有害出版物及信息。沈阳市还严格印刷复制企业监管措施,增加检查频次,加大检查力度,以集中行动解决突出问题,以日常监管巩固行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