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少年中国”书系第一辑作品研讨会举办
根植“四个自信” 投身伟大事业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7-20
2021年7月3日,第六届海峡儿童阅读论坛在福建省开幕。该论坛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海峡出版发行集团主办,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福建省图书馆、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承办。当天下午,“少年中国”书系第一辑作品研讨会召开。大家围绕“少年中国”书系第一辑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原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原主席海飞提出,主题出版是承载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的重要出版。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少年中国”书系中既有献礼建党100周年的作品,也有体现对传统精神的坚守与传承的作品。作者探讨这些主题时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个立得住的人物,体现作者对时代的深刻思考,也体现出历史的纵深和厚重感,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都值得肯定。
《儿童文学》原主编徐德霞认为,“少年中国”是一套现实主义的原创长篇小说,着重于反映当代少年生活。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立足于打造一套能够反映青少年积极向上、健康成长,少年力量体现在孩子向上成长过程中的图书。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感受少年成长中的烦恼
刘东,一级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连市作协副主席,大连市文艺界最高奖终身成就奖“金苹果奖”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至今已发表各种体裁作品超过480万字。著有长篇小说《镜宫》等19部,小说集《轰然作响的记忆》等6部,长篇童话《称心如意秤》等3部,传记文学《莎士比亚》等。作品曾获得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奖、中宣部电影频道“百合杯”优秀儿童片奖、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等数十项国家及省市级奖励。多部作品被收录于百余种重要文集中。担任多部大型动画片及影视剧的编剧工作。
作为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重点打造的“少年中国”书系中较早与读者见面的一部,《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无疑为整个书系打了一个精彩的前阵。《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通过单如双等待、寻找父亲的过程,以及他与妈妈如娜的关系变化,展现了亲情、友情、成长等主题,也涉及了广泛的社会内容。在这部以“寻找”为轴、以“成长”为核心的作品中,跟随着单如双等待和寻找父亲的历程,读者会见证一个少年是如何在磨难和羁绊中成长,也能看见一个母亲是如何走出阴霾、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
鲁迅文学院教研室主任、著名文学评论家郭艳认为,刘东的作品《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不同于一直以来校园青春小说对内在情感或者朦胧情爱的成长的描写,而是将少年成长放到社会生活、家庭变故、师生关系、邻里关系中来考察,将少年成长和个体命运遭遇绑定在一起融入当下城市生活之维度,是一部精心创作的厚重之作。另外,郭艳还从父母的角度,肯定了小说对单爸爸的形象塑造。
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文艺》主编谢倩霓则从《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的创作技法入手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小说运用了非常大胆的写法,用了几组悬念设置情节,三条悬念线索相互交织,把情节往前推进,单如双的心理成长一步一步往前走,每一个情节的设置都恰到好处。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李学斌认为,《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是近些年少年小说中一部难得的力作。其实,关于家庭灾变题材下的成长主题和题材的作品比较多,但是《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小说的突破在于对这个题材采取内隐式的呈现。另外一点,李学斌表示,令他印象深刻的是青春成长主题的意象化表达,借助于空房子这个核心意象,作者笔下家庭灾变题材叙事,从现实情感进入精神层面,最后抵达心灵的深层,揭示了家庭亲情对于生命成长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复杂的关联。
儿童文学评论家、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香认为,刘东始终致力于以人文精神为基础,关怀少年生命的存在状态。《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的特色在于对于少年成长过程当中心灵风暴以及精神特质予以深刻的体验和观察。刘东比较擅长写作表现少年情感困顿或者精神困顿的题材,鲜明的叙事特质以及平实深层的语言表达,具有一种于无声中听惊雷的力量感。他的作品直接深入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由此在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中呈现出一种特别的写作面貌和生产意涵。
中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舒辉波从叙事诗学出发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作为本书叙事动力的悬念显而易见,让小读者一开始以为这是一部侦探小说。随着阅读渐渐深入,另外一种叙事动力介入并贯穿全书,那就是成长。更为难得的是,作者不仅写了单如双及其同龄人的成长,还书写身边同龄人的成长。单如双正是以自己的成长体悟到父母的成长,并在这样的体悟之中理解父母,最终长辈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像血脉一样在单如双身上流淌,这既是家风的传扬,更是生命的延续。
《福建文学》副主编石华鹏认为《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小说的艺术性,而艺术性的缺失可能是儿童文学写作常见的一个问题。但是,该小说的艺术性集中体现在两点:一是能力由轻到重的成长与迈进;二是同时关注到了父母辈与孩子,不仅适合儿童读,也适合成人读。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小十月》执行主编、儿童文学评论家冷林蔚认为,小说叙事成功的一大原因是有很多作为留白的悬念吸引读者不断地前行。这些精心设置的留白,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每个读者的不同的个性化的解读。刘东的展示和描述非常克制,给读者展现这一幅拼图上的线索,有主要的画面,但是有意识地留了很多空白,邀请读者和他一起完成。
著名作家、冰心奖评委会秘书长翌平认为,好的小说概括起来应该是“一点两面”,这个“点”既是中心又是重心,就是人。《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不仅有少年本身的视角,还有一个从时空构建的独特叙事格局,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全面了解整个故事发生的细节。空房子既是意蕴的符号,空与占、有与无、成长与滞留、哀伤与淡忘都蕴含其中,也是一种叙述结构,为小说提供多种结构模式。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李秋沅提出,这是一本构思精巧、多重线索交织推进情节的小说,除了故事容量很大,在故事发展中也生出诸多的枝节,每一个旁枝又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所以,最终这个故事树枝承载着满树的繁花。作品中,可以看到忧郁症患者母亲的挣扎,也可以看到青春成长的孩子急于突破青春困惑的努力,还可以看到成人对待孩子、孩子对待成人的各种心理,看到少年彼此竞争、彼此猜忌,却也彼此相互抚慰。
儿童文学作家刘东在对自己的作品创作分享时提出,这部小说是有情感原型的,单如双和单一方的感情完全是他和他父亲的感情,只是年代背景有所不同。把30多年父子相处的点点滴滴的过往想起来,让空荡荡的下午和空荡荡的房子被充满,这也是他写这部小说的初衷和出发点。他认为,写作者的感情投入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作为一本带有“轻悬疑”色彩的少年成长小说,一部母亲的身份重塑史,一册反思亲子羁绊、复原和谐家庭关系的探寻之书,为现场的嘉宾以及广大的读者提供了一场宝贵的成长体验之旅。
《鸣鹤》:展现革命历史人物铮铮铁骨
刘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理学硕士,地质勘探高级工程师。出版了小说集《青石咀纪事》、散文集《永久的怀念》,出版有长篇小说《冰崩》《白鹿》《风雪那年》《飞越喜马拉雅》《第十四对肋骨》《你好,珠穆朗玛》等。作品入选中宣部2019年“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入选年度“中国好书”、全国农家书屋重点书目等,曾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桂冠童书、华语儿童文学中国故事短篇创作邀请赛银奖、中国校园文学奖、全国梁斌小说奖、孙犁散文奖,以及第四、第六、第七届甘肃黄河文学奖等。
《鸣鹤》是儿童文学作家刘虎的一部献礼建党百年的主题出版力作。作品颂扬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揭露帝国主义(尤其是文化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四个自信”,展现热爱和平、追求幸福的人类天性。
除了是一位优秀儿童文学作家,刘虎也是一位理学硕士,一名地质勘探高级工程师,而这样的知识背景让他的作品在感性的叙事中多了一份严谨与冷静,更增添了对历史、对因果逻辑独到的理性思考。
在研讨会上,各位专家来宾对《鸣鹤》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郭艳认为,这本书很令人感动。小说融入了非常多的因素,地域性的自然和生物资源,中华儒家文化的仁义教化等,从文本的角度看有很多独特性,对少年成长小说与历史题材创作结合的探索、动物小说特征在儿童叙事文本当中的运用、人性层面的剖析和生活层面的历史再现以及精巧的构思都赋予了作品丰富的内涵。
谢倩霓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主旋律作品,具有较高的创作难度。《鸣鹤》的根基扎得非常稳,一路读下去,感觉这个作品深深扎入东北那片大地之中。另外一方面,又扎入中华文脉根系当中,共同建构起作品的文学大厦。书中生活的质感扑面而来,很快将读者带入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故事情境之中。我们能很清晰地感觉到这部书厚重的氛围和艺术生命。
李学斌针对宏大主题小说的多重可能,在现场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与见解,并对《鸣鹤》给出了肯定的评价。他认为,这部小说带有史诗性质,结构宏大,把历史、文化、战争、灾难、成长以及民族性全部融合在一起,家国情怀、民族大业、文化冲突、人性、各种命运全部交织在一起,这样写作的魄力令人敬佩。
石华鹏认为,《鸣鹤》是一部少年朋友够一够就能读得很有意思的小说。所谓文化的抗争,就是表面接受、内心不接受,表现接受的后果就导致内心真的接受。因为刘虎在这种两难的状态下写得很细,所以他认为这种对文化侵略的写法还是很客观的,不完全是主旋律先行、主题先行。
黑鹤则从作家的角度,结合自己的创作,以极具个性特色的幽默、一针见血的方式,从艺术性、文学性的角度,高度认可《鸣鹤》,认为它“不low”,并认为作品内容厚重,叙事空间广阔。
陈香首先对刘虎的作品表示敬意。她提出,这部小说的难度在于,在一个宏大史诗般、百科全书式的书写下,故事那样真切可感。她认为这在目前儿童文学作品当中是难能可贵的。另外,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得也很饱满,规避了脸谱化的倾向。他们都是挣扎的生存者,有种种不得已。
冷林蔚提出,小说用文学的形式对厚重、屈辱的,而且真正能够触动内心的一段历史给予呈现,这令他十分赞叹。虽然厚重的历史现实会给阅读体验带来一定负担,但是他认为这也是一个真实的、必要的阅读体验,稍微大一点的孩子有的时候可能需要这样一个体验。
儿童文学作家王苗认为,《鸣鹤》的时间线和空间都延伸得特别绵长、广阔,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人物的群像。刘虎在二元对立的整个生态下,想写一种不同力量、不同立场、不同面向的人互相冲撞的感觉。大家都说读这部作品的时候很感动,感觉心很疼,这就是整个这样一种二元关系带给读者的感受。
刘虎对他的创作缘起和艰难的创作过程进行了分享。
刘虎作为一名工作在野外一线的地质工程师,经常和野生动物亲密接触,非常看重真实,加上其厚重的人文底蕴、深沉的家国情怀,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作品科学性和文学性的统一。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他始终遵照两个原则:纯净和深刻。同时,刘虎在创作时形成了自己的创作原则与目的:力图让孩子在享受阅读的同时,增加知识、培养坚毅高贵的品格以及勇于担当的精神;在孩子和成人之间搭起一座大家都能通行的桥梁;主题上力求积极明快而深刻,民族文化元素丰富而饱满,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动力;通过严谨而不失活泼的现实主义风格,帮助孩子理解在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方向、思路和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创作原则和创作目的,刘虎收获了宽泛的读者群体。
刘虎通过书中贯穿始终出现的25个重要人物,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以奴化教育为核心的残暴的文化侵略,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展现了沦陷区人民不屈服于侵略者淫威的铮铮铁骨。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研讨会现场。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供图
《鸣鹤》研讨会现场。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供图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这是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策划“少年中国”书系的根本依托。
《野生的村庄》《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鸣鹤》《石上生花》《腾格里沙漠的少年》……纳入“少年中国”书系的每一部作品,都能给青少年读者带去正能量。如何在遭遇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时,胸怀希望,破茧成蝶?如何带着“传承不离宗,创新不守旧”的理念,在一刀一凿中传承千古匠心?如何在荒漠中坚守初心,让大漠变绿洲?如何在面对精神疾病的困扰和家庭危机时,做好倾听与共情……这些作品,将给予青少年前行的勇气与力量,给他们的精神打上温暖和坚强的底色,鼓励他们不惧风雨、砥砺前行。
“少年中国”书系包罗万千,有时下热点,也有鲜为人知的神秘领域。这些作品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海滨小城到大山深处,从东南小巷到西北大漠,从非遗传承到新兴产业……汇集起来就是一幅当代中国的瑰丽画卷,也是一幅当代中国少年的“群像”。
系列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拓宽青少年的社会视野,帮助他们树立“四个自信”,以期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让他们能脚踏中国最坚实的土地,胸怀一颗“中国心”,投身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事业中,自信而从容地站在充满竞争和机遇的国际大舞台上。在今后,“少年中国”书系还将有更多的中国少年加入,一个生气勃勃的少年中国宇宙,正在少年人的星火映照下蓬勃地生长。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空房子》
ISBN:978-7-5395-7372-4
作者:刘东
定价:25元
开本:16开
出版社: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鸣鹤》
ISBN:978-7-5395-7241-3
作者:刘虎
定价:30元
开本:16开
出版社: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