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播电视台携手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推出《行进大湾区》“红色起点”系列节目――

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

作者:杨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7-06

  □本报记者 杨雯

  故事讲述人与党史专家、革命后代等一起回到故居,回到红色起点。

  广东卫视 供图

 

  由广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和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行进大湾区》“红色起点”系列节目近日在广东卫视开播。

  节目共10期,以“寻访红色遗迹+历史场景重现+红色文化体验”为主线,以专业的影视场景实拍,穿越历史与现实;以丰富的电视语言,描绘英雄人物华彩;以全媒体分发的宣传推广,带动社会话题影响。

  遍访湾区红色遗址

  广东,是国内较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地区之一,也是较早酝酿并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地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红色记忆。

  《行进大湾区》“红色起点”系列节目将庆祝建党百年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进行融合,充分利用广东省内丰富的红色资源、红色基地,让观众跟随镜头走进真实历史场景,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在感动感悟中传承发扬红色基因。

  在节目中,故事讲述人将与党史专家、革命后代、先进模范代表等一起,回到故居,回到红色起点,走近杨匏安、彭湃、杨殷、周文雍等革命志士的壮烈一生,感悟英雄的精神伟力。如第一集《信仰成诗》邀请杨匏安两位后人,第二集《红棉傲骨》邀请彭湃烈士后代彭伊娜、杨殷烈士后代崔静薇等人,听他们讲述革命先烈的精神传承和优秀家风。步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杨匏安旧居、黄埔军校旧址等红色景点,擦亮百年波澜壮阔革命史上的忠诚印记。

  节目还通过历史场景还原、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展示,带领观众重温中央红色交通线、文化名人大营救等惊险刺激的革命故事。

  解锁党史学习新技能

  学好党史,方法很重要。为此,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卫视频道集合优秀导演和制作力量,加强节目创新策划和研发,努力让红色主题宣传做到出新出彩。

  《行进大湾区》“红色起点”系列节目中,党史专家、革命烈士后人、艺术从业者、青年学生等讲述人将以未知的观众视角,接受寻访任务,在不断地情节推进中,抽丝剥茧,一步步走近历史,追寻与故事相关的细节和答案,在行进中获得感悟。

  同时,节目巧妙运用情景再现的电影手法呈现历史,给观众营造一种强烈的代入感。第四集《山河血脉》,讲述了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历史。节目组邀请热播的同题材电视剧《绝密使命》主演参与节目拍摄,与故事讲述人一同回到历史起点,演绎其中扣人心弦的场景,并且通过旁白对历史事件进行背景补充,呈现给观众一个真实客观立体的史实。

  除此之外,节目通过多种方式来丰富党史的展现,如手绘作品、影视作品还原、游戏体验等,使革命精神的薪火相传真正走心、走实。

  注重党史的年轻化表达

  知史爱国,知史爱党,让百年党史浸润少年心田。

  《行进大湾区》“红色起点”系列节目在创作中注重青年人的视角、作年轻化表达。比如,节目第三集《红色黄埔》,来到黄埔军校红色文化研学营,以少年儿童的视角,亲身体验军事课和文化课,培养未成年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坚韧意志;节目第七集《血色浪漫》,讲述了革命情侣周文雍、陈铁军的革命爱情。为此,节目组走进华南理工大学,邀请了两位青年大学生一同参与节目录制,他们是周文雍、陈铁军的“时代同龄人”,也是学校红色话剧中两名烈士的扮演者。

  每集节目结尾,节目组都会原创一首红色诗篇,让广东广播少年语言艺术团孩子们进行倾情演诵。全季10首原创诗篇,以诗抒怀,展现出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对革命精神的传颂。

  《行进大湾区》注重从历史联系当代,将南粤大地上的红色革命遗迹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变化有机融合,让观众在寻觅历史脚步的同时,体验湾区发展的“加速度”,生动展现大湾区日新月异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