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航船的辉煌寓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7-01
□马光复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长诗《中国有了一条船》,是平时擅长使用叙述性文体的儿童文学作家董宏猷的新作。在儿童文学作品中,长诗比较少见,是少儿文学的稀缺品种,更是读者期盼的儿童文学图书的重要门类之一。少年儿童读物不能缺少长诗,一棵文学大树要生长得繁茂,它所有枝丫上都应该是绿叶苍翠,开满鲜花。
“诗言志,歌咏言。”正是作家要表达和抒发自己内心那一种浓浓的激情、思想、志向和抱负,才采用了诗歌这一最能抒发情感的特殊文体。
诗人是要写一群特殊的人,要写一条非凡的大“船”,就是这条船载着人们的信任与委托,穿越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向着平安与幸福驶去。这条船就是人类历史的进步力量,就是引领人类前进的人类文明,就是创造历史的无数英烈和千千万万人民大众。
这部长诗的寓意是辉煌和宏伟的,它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写起:“我是长江的孩子/我是起源,我是汇聚,我是奔流/是滔滔大江中一朵小小的浪花。”诗人告诉我们,我们是水,我们是大海。在水的一旁就是河岸,我们就在岸边渐渐长大。在诗人眼中,人类历史有着共同的命运。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面对世界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所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
舟船是一个符号和象征,因为有了舟船,才有了马可・波罗的东行和我国的郑和下西洋,才有了海上丝绸之路和哥伦布、麦哲伦。当然也有了鸦片战争和民族英雄林则徐。诗中赞美林则徐:“多少年过去了,多少年还会过去/在人类仰望的星空/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一颗不灭的‘林则徐星’。”从远古吟诵到中世纪,再到历史的近代和现代;从天涯海角吟诵到武汉、广州、刘公岛和圆明园;从十月革命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吟诵到我国的五四运动;从太平天国和孙中山吟诵到南湖的那条不朽的红船;从革命英烈李大钊和陈独秀吟诵到当今伟人毛泽东,最后归结到诗章的高潮“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的船。人类共同的命运之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不会从水中冒出来/人类共同的命运之舟需要人类共同打造。”
正如书的封面文案所说,长诗“以宏大的史学视野,由古观今,放眼中华文明进程中的船文化,阐释‘红船精神’的源远流长”,以及几千年历史与近代100年来的风风雨雨。其寓意十分鲜明深远,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一条小船,诞生了一个改变历史的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红船’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象征。”
这部长诗做到了抒情与叙事完美结合。它的宏大叙事架构和敲击心灵的抒情渲染,给我们演奏了一部动人的以红色为主调的命运交响乐。在长诗的最后,诗人再次呼唤“我是长江的孩子/也是大海的孩子”,与诗章的开头相呼应,并引申出更加高亢激荡的心声:“是长江源头那一滴晶莹的初心/从雄伟的高原呼啸而下/挟带着雪莲花与酥油茶的芬香/锲而不舍地/水滴石穿地/冲开一重一重的高山/咬出一条一条的峡谷/穿越平原,汇聚百川/浩浩荡荡地/一路高歌,奔向海洋。”
《中国有了一条船》通过情真意切的诗句,意象意境的拓展,以及充满着激情和动感的生动形象,绘出了一幅巨大而清晰的图画,这也是对中国共产党100年来艰苦卓绝的牺牲与斗争的诗的崇高礼赞。
《中国有了一条船》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董宏猷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