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人民的公仆情怀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7-01
□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 谭福森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1版刊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
焦裕禄是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典范,焦裕禄精神是一本永远读不完、常读常新的书。2009年,习近平同志到兰考调研时指出,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河南视察指导工作时强调,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广大出版工作者要持续深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并将其作为屹立心中的丰碑、反躬自省的镜子、干事创业的标尺,扎扎实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以心中装着人民的情怀,沉下心为群众办实事。“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是焦裕禄精神最深厚、最鲜明的品质。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和人民群众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对党员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需要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战胜各种侵袭和诱惑,永葆先进本色,以不求名利、不计得失、不图回报的境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版工作者,为群众办实事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本着对读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服务群众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用心用情为人民出好书,创作推出更多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适应人民需求、增进人民团结的优秀出版物,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以感情付诸人民的行动,静下心为群众办实事。焦裕禄说:“在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去。”他对群众有一股发自内心的亲劲,这种亲劲充满了朴素的爱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出版工作者弘扬传承焦裕禄精神,必须静下心深思“入党为什么、做官图什么、为民谋什么、身后留什么”,站稳人民立场、真正关心群众民生疾苦、体察群众喜怒哀乐、关心群众安危冷暖,想问题、办事情首先考虑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注什么、期盼什么、希望得到什么,多层次、立体化、分众化地开发选题,既要多出厚重权威的学术书、“大部头”,也要常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读物、“轻骑兵”,力求精准对接党和国家需要、对接人民群众需求,全方位地为读者提供高质量出版产品。
以智慧来自人民的实践,潜下心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是最大的课堂,人民是最好的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焦裕禄尊重群众,问计于民,拜人民为师,甘当学生,紧紧依靠人民治理兰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出版工作者要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把“一切依靠群众”牢记在心,经常深入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以反映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高质量精品力作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激发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凝聚奋发向上的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共产党人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出版工作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升全民阅读、农家书屋等出版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使人们群众满意度不断达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