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获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鸿雁”引领阅读 草原遍地书香

作者:章红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5-20

  □本报记者 章红雨

  “这是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团结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对内蒙古新华促进自治区经济发展、助力全民阅读、构建书香内蒙古所作贡献的肯定和深切期望。”闻听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喜讯,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秦建平欣喜地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说道。

  秦建平表示,作为全国出版发行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荣誉将进一步增强内蒙古新华广大干部员工的自信,激励集团未来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聚焦主业强化服务

  荣誉的背后是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只争朝夕、奋斗不止的足迹。内蒙古新华人如同鸿雁般将书香传遍草原。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东西直线距离为2400多公里,南北跨度为1700多公里,东北至西南绵延3000多公里,独特的地形地貌使内蒙古有着“远见如高原,至即又平也”的描述。然而,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近年来内蒙古新华新建网点124家,另有98家传统书店的升级改造任务顺利完成。内蒙古新华打造的马文化、猫主题、枫叶主题、红色主题书店,深受读者喜爱。

  与此同时,内蒙古新华打造的智慧书城在全区12个盟市子公司全部上线,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模式全面运行。39家仓储物流改造任务的完成,以及兴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物流基地,都将有效地改善和提升全自治区物流仓储环境和管理水平。

  不仅如此,内蒙古新华的图书发行成绩也可圈可点。5年间内蒙古新华的中小学教材销售增长10.08%,教辅销售增长55.82%,全区实现了送书到校、分书到班、服务到生。

  秦建平认为,传统新华书店只有聚焦主业,不断调整经营模式,努力提供适合人民群众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是生存之本。

  深化改革只为卓越

  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的前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华书店,成立于1947年9月1日。作为有着74年历史的“老店”,如何从生存到长存?始终是一代代内蒙古新华人思考的问题。

  秦建平认为,用“新华之爱、和以致远”这一核心价值观,用“立德、敬业、守正、创新”的企业精神,用“企业发展、员工幸福”的实际效果可以回答这一问题。

  据介绍,内蒙古新华的重要领域去行政化、关键环节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使集团资源整合得到有效提升。近年来,集团新华创新工作室征集到创新案例257个、“金点子”95条,大力营造了全体员工勇于创新的氛围。

  在内蒙古新华,月调度、季分析、半年一总结及重点工作督办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机制已是常态。正是加大人才竞聘力度,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人、用人原则,使内蒙古新华顺利完成了人才库储备的第一批“百人计划”。

  深化管理,只为企业卓越发展。内蒙古新华管理者始终坚信,企业文化氛围营造和企业管理创新一样至关重要。在“企业发展、员工幸福”的企业文化下,内蒙古新华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业务技能大赛、职工运动会、文化艺术节,将内蒙古新华人的心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秦建平认为,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工作时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正是一年接着一年干、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办的奋斗理念,使内蒙古新华经济效益和员工收入连续5年保持不低于10%的增长。

  推广阅读责无旁贷

  2020年9月,走进内蒙古新华书店的读者惊呼“新华书店变样了!”因为读者切切实实体会到智慧书城便捷式服务带来的愉悦。

  如今,全自治区12个盟市子公司全部上线智慧书城,不只为实现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全面运行,更为主要的是内蒙古新华人认为,作为内蒙古文化企业排头兵的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利用新技术推广全民阅读责无旁贷。

  走出店堂,开展多种形式的流动售书、送书下乡,也是内蒙古新华人年年必做的文化惠民服务。据记者了解,每年内蒙古新华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近万场,各大书城和门店公益讲堂已实现常态化,“新华英语角”“魅力口才训练营”“朗读者”“科学家实验室”已是集团公益品牌,特别是对“鸿雁图书悦读”和“草原书屋”的一体化改革,实现了公共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专业化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认可,获得了原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农家书屋特殊贡献奖”和各级政府表彰。做自治区全民阅读服务商和书香社会引领者的目标正在实现。

  辛勤耕耘结出累累硕果。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内蒙古新华迅速成长为一个财务稳健、充满发展潜力的持续成长型企业。目前,内蒙古新华上市工作进入攻坚期,未来将成为全自治区第一家整体首发上市的国有文化企业。

  秦建平表示,企业发展了,员工才幸福。下一步集团将坚定不移地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在“七突出”上发力,即突出主业优势,加快高质量发展;突出创新驱动,推动数字化融合发展;突出管理优势,优化提升治理能力;突出改革优势,激发企业活力;突出业态变革,稳健发展多元产业;突出人才优势,有效落实人才强企战略;突出党建引领,全面促进党建、经营深度融合。把握主要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创新工作举措,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新的成效,实现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