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真地理》是哪个领域的“学术期刊”?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4-29
“《写真地理》是什么杂志?”4月27日,新华社四问“熟蛋返生孵小鸡”论文事件。笔者认为,开篇的追问,戳到了这一荒唐事件的根本,并补缀如下。
“一个真敢写,一个真敢发”。作为“敢写的”,郭某27日联系媒体表示,是《写真地理》找到她,对方表示收费不贵很便宜。她一想就六七百块钱,于是就发表了;作为“敢发的”,《写真地理》于27日被停刊整顿。假如郭某所说为实,这份“国家新兴地理综合类专业学术理论期刊”,主动联系刊发“熟蛋返生孵小鸡”的“论文”,让人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术期刊”?
查询一本期刊的属性并不难,国家出版管理部门曾先后于2014年、2017年公布过两批学术期刊目录,共6400多种,笔者查询之后,其中并没有《写真地理》的名字。
也许笔者的查询并不全面。但众所周知,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传播的重要载体,所发表文章本应达到学科公认的学术标准。通常一本学术期刊,围绕相应领域的基础或前沿研究组织刊发稿件,有其科学严谨的定位和内容分类。那么,《写真地理》刊载的是什么学术呢?从该刊征稿的信息看,主要栏目有城市规划、地质勘探、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建筑工程、人文地理、水利交通、园林景观、地理教学、交流园地等。横跨多个学科,纵贯多个研究领域,如此“广博”的“学术”,也是很难和“熟蛋返生孵小鸡”这样荒诞的内容联系起来的;该刊2020年全年出刊52期,每期刊文300篇左右,年产论文1.5万余篇,且绝大部分论文都只有一页。如此做法,倒是和媒体披露“熟蛋返生论文750元就能发”产生关联。
综上所述,《写真地理》与“学术期刊”名实是否一致,已不需赘述。刊载“熟蛋返生孵小鸡”的论文,只说它“伤害了学生,伤害了学术”仍嫌不够。一本刊物,自己冠以学术之名号,实则性质定位不清,内容追求失准,经营机制失格,这些问题交织扭结,导致奇葩论文出笼也是必然结果,应引起管理者和其他从业者的警醒。
在此,笔者也给相关媒体一个建议。在“论文”爆出的第一时间,不少媒体都将《写真地理》归类为“学术期刊”,这对真正的学术期刊,很难说不是一种伤害。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但是,哪怕微瑕,也会随着流量冲顶被无限放大,进而影响公众对事实的认知。媒体竞争,入微的调查,专业的发声,才能使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在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中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