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辽宁:突出源头治理 强化专项整治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4-22
□本报记者 张席贵
营口市“扫黄打非”工作办公室联合新华书店北方图书城营口分店,举办“开学季・绿书签行动”特惠书展等系列活动。
辽宁省葫芦岛市对辖区内教材发行单位及各大书店、书城、图书批发市场集中开展中小学教科书发行专项检查行动。
辽宁省“扫黄打非”办公室 供图
辽宁省“扫黄打非”办公室3月24日印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扫黄打非・新风”集中行动。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辽宁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200余人(次),清查重点点位2300余个,收缴、查获各类有害出版物、宣传品等42万余件,处置网络线索2400余条,删除、屏蔽有害网络信息逾600万条,上报《网络监测处置专报》14期,查办案值较大或有社会影响“扫黄打非”案件142件,上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备案案件58件,列入全国挂牌督办案件17件。
“净网”:抓住源头不放松
记者了解到,在“净网”专项行动中,辽宁突出源头治理,建立多方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比如,联合省教育厅共同监测、排查、梳理涉未成年人访问量大、活跃度高的网络应用程序和网站,对发现的宣扬、讨论不良内容的网络平台账号信息及时进行查删,全面提升网络管控能力和水平,持续净化网络空间。
去年,辽宁成功查办沈阳小奶猫、大连金州“神马电影网”、鞍山梁某刘某、丹东“小姐姐”等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等网络传播、直播淫秽色情信息,以及为违法网络平台提供资金支付、转移服务、发卡平台等提供帮助服务的网络案件98起,其中,列入全国挂牌督办案件17起。2020年7月,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通报一批网络直播专项整治典型案件中,丹东“小姐姐”网络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作为典型案件进行宣传。
辽宁坚决查办传播淫秽色情低俗信息违法犯罪活动,运用技术手段,加强人员投入,通过梳理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微信群组、微博账号等,及时发现涉网络传播淫秽色情问题线索,深挖利益链条,追根溯源,对人员链、技术链、资金链实施全链条打击。
据了解,辽宁将继续扎实开展网络直播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网络低俗直播、诱导打赏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直播平台提升主流价值引领,严禁炒作“天价打赏”行为。深入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处置低俗直播诱导打赏行为。坚决打击非法地下直播平台,大力开展网络游戏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传播淫秽色情、暴力血腥等有害内容的网络游戏,着力查处未经批准擅自运营的网络游戏,及时处置发布不良信息的游戏账号。开展网络文学专项整治,对通过网络文学作品为淫秽色情网站引流行为要追查源头。整治微博、贴吧、公众号、论坛等平台推广淫秽色情网站行为。开展网络社交平台专项整治,加强对附近动态、朋友圈、用户生成内容等重点板块的监管。
“护苗”:营造学习好环境
记者了解到,辽宁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把握筑牢“民心工程”重点任务,高举“护苗”大旗,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查处打击,努力实现全社会全领域全天候保护未成年人氛围更加浓厚、网络空间持续清朗、新闻出版传播秩序不断改善的工作目标,以扎实成效践行“两个维护”,为庆祝建党百年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按照工作部署,辽宁深入推进“护苗2021”专项行动。开展“护苗・开学季”,“护苗・绿书签”“护苗・网络安全进课堂”等活动,利用“学习强国”辽宁学习平台、“扫黄打非”网站、辽宁“扫黄打非”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阵地,打造“护苗”品牌。以“七进”主题宣介活动、“绿书签行动”系列公益直播为契机,广泛宣传“扫黄打非”理念和知识,凝聚社会共识。将“护苗”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学校德育教育、“开学第一课”相结合,形成合力,扩大“护苗”的影响力。
据了解,辽宁在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将深入组织开展少儿出版物市场清查整治行动。在中小学校建立“护苗”工作站,打造“护苗”教育服务基地,组建“护苗”志愿服务队伍,促进校园“扫黄打非”工作和现有教育平台结合融入,加强与教师、家长、学生的联系,推动学校、家庭严格管理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未来还将督促企业完善涉未成年人内容审查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置报告制度,集中整治中小学校园及周边文化市场。清理中小学校园内的非法出版物,对校园图书馆、教材等进行抽检,督促学校严格图书采购、接受捐赠等管理制度,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学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考评。深入治理涉未成年人网络文化环境,督促属地网络平台实施“青少年模式”并切实发挥作用。
“秋风”: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去年,在“秋风”行动中,辽宁组织开展打击“三假”,未经批准擅自出版、复制、发行报刊行为。如朝阳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根据辽宁省“扫黄打非”办公室暗访检查通报情况,依法对朝阳某公司无委托印刷手续,印刷非法出版物《当代诗选》案件进行调查处理,依法作出没收非法出版物2000册、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锦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查办了锦州市滨海新区某学校非法委托印制盗版教辅图书案,查获盗版教辅图书共计5种1674册,对承印企业锦州市某数码印刷社展开调查,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此外,铁岭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相关部门成功处置一起以媒体监督名义到铁岭市昌图县进行非法采访报道活动案。
记者了解到,今年,辽宁将重点关注农村偏远地区涉假媒体、假记者新闻敲诈问题线索,查处未经批准擅自设立报刊出版单位,非法从事报刊出版、印刷、进口、发行活动。查处制售假新闻记者证、假采访证行为,查处假冒新闻机构、新闻记者从事非法活动,查处真假新闻机构、真假新闻记者勾结作案,以收取“报刊费”“会员费”“宣传费”“赞助费”“广告费”等名义变相实施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等行为。
据悉,辽宁将取缔、关闭一批非法设立的报刊编辑部、新闻记者站(工作站)及网络平台,严惩涉案犯罪团伙。持续清理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备,打击非法架设伪基站、“黑广播”行为。将严厉打击自媒体从事虚假新闻、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等活动。保持打击“网络水军”“黑公关”制作发布负面新闻、有偿发帖删帖等行为的高压态势。将严厉打击侵权盗版活动,深入摸排并有力整治学校、培训机构使用盗版教材资料、未经许可擅自向社会公开发行出版物行为。
辽宁省“扫黄打非”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将联合有关部门,对各地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特别是涉未成年人文化环境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新风”集中行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