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佛山市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两年行动计划
(2021―2022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4-22
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意见,全面加强佛山市版权保护工作,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推动佛山从版权引进大市向版权创造大市转变、版权工作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制订本计划。
1 实施版权管理提升行动,保障版权事业健康发展
(一)编制佛山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意见和《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佛山版权工作“十四五”规划,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版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版权强市,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二)开展迎接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验收工作。召开全市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推进会,部署推进创建工作。对照《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示范单位和示范园区(基地)管理办法》,系统梳理汇总佛山版权工作做法,抓好查漏补缺、抓紧项目建设、抓严督导落实、抓实材料汇报、抓活宣传发动,向国家版权局申请对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行验收。
(三)打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优秀案例。总结提炼佛山通过版权工作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与广东省版权局联合报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版权局开展佛山制造业版权保护调研项目,力争使佛山市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我国的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向世界各国分享佛山版权经验,讲好中国版权故事。
(四)建成佛山市版权发展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建成集版权展示、教育、服务和交易功能于一体的佛山版权发展服务中心,以多种方式向社会各界展示版权保护历程和佛山版权工作成果,着力打造专业性的版权工作阵地,便利企业和群众享受版权保护全链条服务,推动版权授权交易,进一步提升佛山版权管理整体水平。
(五)召开版权与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组织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及版权从业人员,对版权相关产业以及版权行政与司法保护、版权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以研讨会或论坛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论证和推广,为佛山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权利保障,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加快实现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的转变。
2 实施版权创造提质行动,激发社会创新创作活力
(一)支持创作更多文艺精品。围绕建党百年等主题,以强化版权保护和运用,引导创作反映时代新气象、积极向上向好的文艺精品。发挥“佛山韵律”系列高雅艺术演出导向作用,实施岭南文化精品锻造工程,通过强化版权登记、权利保护和授权交易,重点支持创作红色题材、现实题材、传统文化题材的文学、戏剧、电影、美术等主题作品,充分展现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和现代佛山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二)推动民间文艺创作焕发新彩。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间文艺的版权保护,开展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实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推动民间文艺融入现代生活、现代科技、现代产品和现代审美,创作更多技艺手法精湛、受市场欢迎的民间文艺作品,形成极具佛山文化特色的版权伴手礼,争取打造“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三)加强数字化作品创作和传播。支持基于5G、超高清、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出版、电竞、电子音乐、网络视听等数字作品创作。进一步提升新闻传媒单位数字版权的保护意识和创作水平,扩大官方新媒体的主流传播力。支持举办佛山国际电子音乐产业论坛,借助“音乐+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推动形成良好的电子音乐原创生态。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电竞文创基地,提升网络游戏创作水平。
(四)开展佛山市优秀版权作品认定资助工作。修订完善《佛山市作品著作权登记资助办法》和《佛山市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和优秀版权作品认定资助办法》,增强版权资助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重点聚焦全面建成小康、建党百年等重大选题创作领域,认定一批佛山市优秀版权作品,力争有一批作品入选广东省最具价值版权作品。
(五)开展“致敬版权大师 培育版权精品”行动。为工业设计、文化艺术、影视动漫、出版传媒、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版权创作和管理领头人提供针对性版权专业服务,对各领域的版权精品进行集中展示推广,打造佛山版权名片,形成良好的保护原创、激励创新版权生态,促使各领域版权创作增量提质,为产业发展提供新活力。
3 实施版权运用促进行动,助推佛山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促进软件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开展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调研统计,出台佛山市软件著作权登记信息分析报告。加大软件著作权登记资助和保护力度,建立以开发通用软件、物联网软件、云计算软件等为主的佛山市优秀软件企业重点名录,提升软件著作权的管理和运用水平,开发更多适合市场需求、具有良好效益的软件,赋能佛山信息产业健康发展。
(二)举办“工业设计版权保护”系列活动。加强工业设计作品版权转化运用,协同联动“佛山工业设计周”,与“省长杯”“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顺德设计周、广东工业设计产业博览会、南海国际设计师节等设计品牌活动相呼应,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原创设计价值,聚焦版权保护,引领佛山设计往专业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以设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三)举办中国(佛山)陶瓷设计周系列活动。通过举办系列重要设计赛事和陶艺展览等活动,吸聚高端创意设计人才,带动提升佛山陶瓷产业链的设计水平。推动版权交易,促进世界设计、佛山制造和全球市场有机对接,引领佛山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擦亮“佛山陶瓷”的金字招牌。支持举办佛山(潭洲)国际陶瓷展。
(四)推动完善影视全产业链。出台关于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加大影视产业扶持力度。推动影视制作中心落户,强化影视全产业链中的剧本创作、影视制作、播映发行、衍生品开发等环节的版权保护和运用,推动影视作品及相关衍生品展示交易。举办功夫电影周相关活动,争取中国网络视听艺术周落户佛山,助力南方影视中心建设。
(五)强化珠宝玉器的设计赋能。支持南海平洲、顺德伦教等珠宝玉器产业集聚地区开展行业高水平设计赛事,加强版权保护和运用指引,推动珠宝玉器设计与生产充分融合落地。集聚、培育珠宝玉器设计人才,着力将佛山打造成为珠宝玉器产业重要的国内设计赋能中心,进一步提升珠宝玉器产业设计附加值。
(六)举办中国(佛山)童装时尚设计周。强化佛山童装设计版权孵化,举办中国(佛山)童装图案设计大赛,运用数字备案版权服务平台对童装设计作品进行确权和交易,通过童装设计新品发布会、少儿时装时尚盛典、童装展销订货会等活动畅通童装设计与生产的对接通道,以创意设计和版权保护促进佛山童装产业向高端发展。
(七)开展佛山市版权示范单位(园区)认定资助工作。落实佛山市版权示范单位(园区)认定资助办法,认定资助一批市级版权示范单位(园区)。推动具备条件的版权企业(园区)参评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和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加大对获得全国和广东省版权示范称号企业(园区)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版权示范企业和园区在引领产业发展方面的示范作用。
4 实施版权保护强化行动,构建良好法治和市场环境
(一)做好软件正版化工作。对全市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软件正版化情况开展全覆盖检查,巩固机关和国有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成果。持续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重点推进金融、新闻出版、医疗、教育等领域逐步实现软件正版化,抓好专业软件、工业设计软件的专项推进工作。完善使用正版软件长效机制,开展正版化考评。将相关单位软件采购纳入审计范畴。
(二)开展“剑网”专项行动打击侵权盗版。组织开展“剑网”专项行动以及打击侵犯新闻作品版权、打击院线电影盗录传播等集中行动。加强“两法”衔接,完善部门间联合挂牌督办、督导检查、线索通报等版权执法机制,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提升执法效能。对列入国家版权局重点保护预警名单作品和佛山市优秀版权作品进行重点网络监测,进一步规范版权作品信息网络传播秩序。
(三)提升著作权案件司法审判效率和质量。依法依规充分发挥著作权司法审判管理主体作用,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的审判管理模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案件动态跟踪监督和分析研判,促进案件质量提升。完善同类案件合并审理机制,加强判决文书制作复查审核,不断提高诉讼效率和质量。
(四)发布佛山版权十大典型案例。汇总梳理佛山发生的版权行政和刑事、民事等案例,综合评选并发布佛山版权十大典型案例,通过以案说法,彰显佛山市坚决打击侵权、保护版权的决心,震慑侵权违法行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法治和市场环境。
5 实施版权服务优化行动,打造共建共享版权治理格局
(一)实施著作权纠纷“一门式”和解机制。推动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受理的涉佛山企业案件纳入和解范畴,进一步扩大和解机制适用范围。重点解决网络平台批量侵犯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等热点问题,丰富涉案作品类型,优化调诉对接流程,提高和解成效,不断推动版权侵权简易案件和纠纷快速处理。
(二)构建佛山版权大数据平台。完成版权产业对佛山国民经济贡献率的调查统计,出台佛山市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率调研报告,完善版权发展数据统计分析,进一步摸清佛山市版权产业现状。每年发布佛山市版权作品登记白皮书,建设完善佛山市版权作品数据服务平台。
(三)组建佛山版权产业发展联盟。指导佛山陶瓷、工业设计、家纺、童装、软件、珠宝玉器、影视等版权相关产业头部企业发起成立佛山版权产业发展联盟,对行业优势版权资源进行整合,协同统筹将创新、交流、保护有机结合,促进企业与法律维权、贸易代理等相关各类机构的联动协作,打造开放、共享、高效的集版权资源开发、教育培训、权益维护、交易转化等于一体的企业服务平台。
(四)完善版权基层服务站管理机制。依托各相关社会组织及行业协会,在版权集聚行业(区域)继续设立10家版权基层服务站,紧扣行业需求推出针对性版权服务,推动企业了解版权、宣传版权、维护版权。制定版权基层服务站管理措施,实行效能考核,完善设立和退出机制。
6 实施版权形象塑造行动,营造良好版权保护社会氛围
(一)摄制佛山版权纪录片。讲好佛山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故事。拍摄、制作以佛山版权工作为主要内容的系列纪录片,讲述佛山企业、企业家、版权从业人员破解制造业升级密码的故事,展现版权在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在央视等主流媒体播出。
(二)参加并申请承办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积极组团参加由国家版权局主办的国际级版权专业博览会――第八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和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等重要展会,集聚影视、陶瓷、珠宝玉器、工业设计、软件信息等重点方阵,对外展示佛山版权发展成果,推介佛山版权精品,促进版权交易。开设南国书香节佛山分会场版权专场,扩大版权在南国书香节中的影响力。谋划申请承办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
(三)承办广东省第三届大学生版权知识演讲大赛决赛。大力营造高校宣传版权知识、宣讲版权法律法规的浓厚氛围,增强青年学生尊重和保护版权的意识,激发大学生创新创造热情,推动佛山乃至全省社会公众版权意识的提高和版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开展中央媒体佛山版权行活动,打造版权宣传矩阵。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及省级主流媒体到佛山进行实地调研,深入走访佛山特色版权企业和园区,在高端媒体对佛山版权工作进行集中宣传。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佛山学习平台,在市内主要媒体开设专版专栏,持续开展版权知识和佛山版权工作成果宣传。
(五)开展版权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宣传活动。开展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工作,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纳入机关普法重点,举办专题讲座、宣讲会、专题培训。举办“4・26”版权宣传周主题活动,统筹开展广泛、精准的版权宣传,推动版权知识、版权扶持政策、版权保护技能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版权保护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