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快递包装治理新局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4-14
□尹训国
今年4月起,国家邮政局正式启动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这既是落实日前国家邮政局印发的《邮件快件过度包装和随意包装专项治理方案》的要求,在宣贯培训、寄递企业自查自纠等基础上,全面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过度包装等违法行为,同时也将与快递包装管理首部专门部门规章《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有机统筹起来,坚持一手抓普法,一手抓执法,力争用一年时间有效遏制过度包装行为。
顺势而为 进行系统规范
邮政快递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邮政快递业生态环保工作,并多次对快递包装绿色治理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注意节约环保,杜绝过度包装,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新业态带来的污染不容忽视,千家万户网购的背后,是快递包裹垃圾堆积如山”……这为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完成中央提出的“注意”“杜绝”“避免”三个核心要求,建立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对邮件快件包装进行系统规范,成为不二选择。
今年3月12日,《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开始施行,是贯彻落实上位法相关规定的有效措施,也是解决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工作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电子商务法》《固废法》等上位法均对邮件快件包装问题进行规定,特别是《固废法》赋予了邮政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快递包装的职权,并对快递塑料包装治理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为确保上位法相关内容在行业真正落地实施,有必要通过制定《办法》细化相关规定,完善顶层设计。
经过近两年来的大力整治,邮件快件包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减量化成效最为明显,社会感知度较高。但是,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包装物、过度包装和随意包装、缺乏常态化的包装培训机制等问题久治不绝,成为治理工作的瓶颈。此次《办法》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寄递企业的法定义务和主体责任,健全监管措施手段,有利于系统推进前述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提升邮政管理部门的绿色治理能力。
细化措施 启动专项治理
去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邮政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要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为深入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快递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又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要求全系统全行业要把生态环保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肩负起邮政快递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担当,细化工作措施,扎实推动落实。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到95%,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到70.1%,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了91.5%,电子运单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国各地在营业场所设置了7.6万个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在全系统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9792”工程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就在今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邮政局已公布2021年大力实施的“2582”工程,即开展重金属和特定物质超标包装袋与过度包装专项治理,力争年底可循环快递箱(盒)使用量达500万个、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80%,新增2万个设置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网点。
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是2021年邮政快递业贴近民生的7件实事之一。在《办法》起草过程中,国家邮政局就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施策、多管齐下、创新引领的工作思路。如围绕包装功能,聚焦安全和绿色两个方面设计条款内容,即邮件快件包装使用首先要满足内件寄递安全的实用性,同时要实现绿色环保。同时创新提出对包装物依法实行绿色产品认证、建立实施包装物编码管理制度、避免外源性包装污染等内容,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此后更是审议通过《邮件快件过度包装和随意包装专项治理方案》,于4月正式启动过度包装专项治理,争取利用一年时间,有效遏制过度包装等违法违规行为,初步构建防止过度包装的长效工作机制。
相信随着《办法》和《治理方案》的深入实施,必将推动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向规范化、法治化和常态化不断迈进,助力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环境保护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