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网络纪录片《劳生不悔》上线播出
用影像传递伟大脱贫攻坚精神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3-02
□本报记者 李雪昆
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爱奇艺和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出品,爱奇艺社会责任部门呈现的脱贫攻坚主题网络纪录片《劳生不悔》开播发布会近日在京举行。该片记录了发生在云南省怒江州、四川省凉山州和贵州省黔东南州的扶贫故事,于2月24日在爱奇艺独家上线播出,以免费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通过小人物反映大情怀
为积极响应“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号召,以扶贫一线的人和事为切入点,真实记录2019年至2020年脱贫攻坚故事,爱奇艺策划制作了网络纪录片《劳生不悔》。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兼专业内容业务群总裁王晓晖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主创团队用时两年,深入艰苦的地方,与拍摄对象同吃同住同工作。导演王强在怒江拍摄时,左手小拇指被锋利的岩石划伤,血流不止,缝了7针,却坚持带伤工作;“90后”导演黄宛露,6次前往大凉山,数十次攀爬2556级钢梯深入“悬崖村”。《劳生不悔》仅凉山篇的成片版本就超过15个,文件夹里光文本文件就超过了600兆,“为真实记录与反映国家扶贫工作的艰辛与成就,我们数易其稿,一次次地摸索和修改,让我们触碰到时代更清晰的脉搏”。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在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策划发起了“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北京网络视听节目创作计划”,聚合优势资源,赋能创作主体,以影像之笔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多维度、多视角诠释圆梦小康的历史进程,推出了一系列网络文艺佳作。《劳生不悔》是“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北京网络视听节目创作计划”重点项目。该片细致描绘了脱贫攻坚历程的真实状态,彰显了一线干部群众的博大情怀和坚韧精神,记录了扶贫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一部用心用情用功创作的网络纪录片佳作。
该片由点及面,通过普通人物反映大情怀,以真实故事彰显正能量。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方面认为,《劳生不悔》的正式播出,对于展示脱贫攻坚生动实践、反映脱贫攻坚成功经验、讲好扶贫脱贫故事具有积极意义。
深入走访讲好扶贫故事
近年来,纪录片的发展如火如荼,涌现出大批记录生活、反映时代、主题多元、内容丰富、视听语言考究的优秀作品。《劳生不悔》历时两年记录拍摄,抓取脱贫攻坚事业的典型内容,以深入人心的真实故事彰显脱贫攻坚的伟力。
王晓晖回忆说,《劳生不悔》不吝啬对奋斗者的赞美和褒扬,也不回避扶贫路上偶尔闪现的彷徨和问题,试图用影像构建时代的真实记忆,展示摆脱贫困的真招实策,思考更广泛的现实意义。
爱奇艺灿然工作室总经理齐康介绍,纪录片主创团队数十次深入基层调查走访,与地方专家、导演团队等相关群体反复沟通,希望能够找到独特的创作切入点。通过跟踪拍摄扶贫干部、社会帮扶人士、贫困群众等不同群体,从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电商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等不同选题角度切入,生动展现了脱贫攻坚中的典型案例和感人故事。
黄宛露说,记得第一次和摄像师去调研“悬崖村”时,他们鼓着一股劲,走到五分之一的时候只花了15分钟,但再往上爬,就要像猴子一样四肢一起上才能爬到顶端。“我感觉爬了很久时问一个村民什么时候到,他说快了,还剩一半。我当时心里很受打击,最后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才到了村子里。后来,我们每7天下山一次到县城整理素材,第二天再爬到村里进行接下来的工作,但这些艰苦与我们的收获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发布会现场,贵州黔东南篇导演杜海、采访对象黎平县盖宝村扶贫第一书记吴玉圣、“七仙女”品牌代表张国丹,现场向与会者介绍了3年多来利用短视频直播带货的成果。他们在富有侗族元素的直播中,逐渐积累起几百万粉丝并打响“七仙女”品牌,800多场直播、超过1亿元的带货额,令侗族文化走到全国观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