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意隆:以5G提升装备制造能力

作者:祝小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2-10

  □本报记者 祝小霖

  最近一段时间,作为一家老牌的装备制造企业,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可谓是数字智能荣誉傍身。不仅入选工信部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还在近几天获得了来自广州市财政局242.76万元的“真金白银”支持,用于面向机械制造、食品等行业“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电话连线达意隆副董事长陈钢时,他表示,工业控制、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给行业带来巨大机遇。如何借助以5G为代表的新技术,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装备企业的定制化能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和增强客户体验,达意隆一直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尝试。

  从一个几十人的团队发展到如今的液态包装装备龙头企业,达意隆始终致力于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包装产业的融合。陈钢介绍,达意隆针对包装的核心装备吹瓶机和灌装机,利用互联网及传感技术,开发了基于SCADA的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使得设备管理更加透明化、可视化。在研发生产管理方面,达意隆优化升级了SAP ERP系统,并计划实施MES、CRM、SRM、PLM等,打通产品订单、研发、生产、售后、报废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流。

  尤其是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对以达意隆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来讲,无论是国际市场开拓,还是客户现场技术支持,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5G+工业互联网”突显优势。陈钢说,去年8月,达意隆还与广州联通签署了“5G+智能制造”战略合作协议。

  “与中国联通携手,以个性化离散型装备制造为研究对象,通过达意隆的生产线,延伸到下游食品、日化等快消品领域,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重要起点。”陈钢说,首要的是在达意隆建立5G内网改造与创新应用验证及孵化基地,探索一些基于5G技术的创新应用。如通过VR、AR技术,实现客户现场和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支持的远程同步、培训和诊断;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实现远程生产线云展示,为客户带来如同亲临现场般的售前技术展示;通过虚拟调试技术,降低装备制造企业的设计成本,缩短客户现场的调试周期,实现快速交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