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优化版权生态 赋能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02-04
□佛山市版权局
佛山举办“12・9中国设计活动日―工业设计版权保护”系列活动。
佛山开展首批版权示范单位认定资助。
2020中国(佛山)童装时尚设计周现场。
“版权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启动。(本版图片均由佛山市版权局提供)
在国家版权局公布的“2020年中国版权金奖”获奖名单中,广东省佛山市版权局获得了“2020年中国版权金奖”保护奖。这是佛山市开展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以来收获的重大成果,也是本次评选中广东省唯一获奖单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要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增强系统保护能力”。
佛山市自获得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资格以来,坚持完善管理机制、促进版权创造运用、严格版权法治保护、强化社会服务供给,为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添动力。
完善机制建设 构建版权示范创建格局
“高效推进,机制先行”。佛山市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被列为广东省委办公厅下发的“2020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之一。为此,佛山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动员会议,将创建工作作为2020年市委、市政府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重点项目和市重点改革项目,写入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和202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为了能够明确创建时间表、路线图,佛山制定了创建规划,市政府印发了《佛山市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将创建工作细化为20项具体任务,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经费保障,倒排工作时限。佛山市委宣传部制定了行动计划,明确以“一个中心、五大抓手、N项活动”稳步推进各项创建工作。此外,佛山还打造“市区同创”工作格局,将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纳入全市五区绩效考核重点内容,定期跟踪检查创建工作落实情况。
自2019年12月获得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资格以来,佛山市获得了多项国家级荣誉:市版权局、市文广旅体局等监管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连年获得全国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市版权局被中国版权协会授予“2020年度中国版权突出贡献奖”;市版权保护协会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9家“首批能力建设知识产权仲裁调解机构”名单中,得分名列全国第二、全省第一。
借助产业优势 推动重点产业向高端发展
版权发展需要产业基础,产业升级还需版权赋能。据统计,2019年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32万亿元,居全国城市第六位,为佛山推动版权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施展空间。为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向中高端跃升,佛山以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为重要契机,结合佛山产业优势和发展特色,以影视、陶瓷、工业设计、家纺童装、玉器雕刻等相关集聚产业为抓手,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寻找版权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让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目前,佛山正在修订《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影视产业的若干政策》,进一步加大影视作品版权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影视版权登记、确权、交易,加强电影全产业链的版权保护,2020年累计核发影视扶持资金超5000万元。除此之外,佛山还推进南方影视中心以及南海新经济小镇等10个影视产业园区建设,举办“电影版权运营新趋势”主题论坛,助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截至2020年11月15日,佛山市影视制作企业达1420家,比2016年的65家增长20多倍。
作为佛山最重要的产业名片之一,陶瓷产业是佛山打造“2+2+4”先进制造业集群中的万亿泛家居产业的中坚力量。为发挥佛山陶瓷建材等产业优势,促进陶瓷产业与设计元素融合创新,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2020年7月,佛山在全球规模最大的佛山(潭洲)国际陶瓷展设立“原创IP馆”和版权创意设计展示区,举办原创IP大会。2020年11月,举办了中国(佛山)陶瓷设计周,推进版权成果转化,以设计助推精品智造。同时,组织60位省级以上陶艺大师创作陶艺作品参加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并统一以“版权登记证书”作为作品标签,力求以创意设计推动陶瓷行业转型升级,擦亮“佛山陶瓷”的金字招牌。
依靠雄厚的工业基础,佛山工业设计蓬勃兴起。目前佛山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8家,聚集了近500家工业设计企业和5万名设计师,形成了广东工业设计城、广东家居设计谷、佛山创意产业园等一流设计集聚区。
推动设计发展,版权不可缺位。“12・9中国设计活动日”期间,佛山市版权局、顺德区版权局联合启动“工业设计版权保护”系列活动,着力加强工业设计版权保护,助力佛山打造“世界设计之都”和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有版有颜”工业设计版权季、“新时代版权助推产业增值”等系列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原创设计产品的版权价值,进一步提升设计企业版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佛山现拥有童装生产及相关配套市场主体1.4万多家,年生产童装4亿多件,占全国市场1/3份额,市内祖庙街道被评为“中国童装名镇”。在中国版权协会、广东省版权局指导下,佛山市版权局、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联盟、佛山市版权保护协会共同举办2020中国(佛山)童装时尚设计周,举办中国佛山IP童装展、中国童装版权保护暨IP赋能高峰论坛、童装跨境电商论坛等系列活动,专门探索“设计创作+产业转化”的融合对接渠道,促进佛山家纺童服行业向高层次发展。活动期间,佛山牵头青岛、邯郸、泉州等多地版权主管部门签署四地童装设计版权保护与合作协议,共同加强国内各大童装产业基地的版权保护协作,促进童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佛山市还委托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等专业机构开展佛山版权产业数据统计,组建佛山市版权专家委员会,举办2020年南粤版权保护和产业发展论坛,积极推动非遗传统作品活化落地,推动版权服务融入“琢越杯”玉雕赛、顺德(国际)香云纱文创设计周等活动,促进珠宝玉器、香云纱等非遗产业设计创作活化落地,多管齐下促进版权产业发展。
抓实版权保护 打造法治化版权治理体系
严格的版权保护是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保障。一直以来,佛山都致力于打造法治化版权治理体系,抓实版权保护工作。
一方面,构建版权治理大格局,建立了由市领导任总召集人,版权、网信、文化执法、市场监管、公检法等多部门组成的佛山市版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联席会议制度。2020年4月23日,为更好地提高著作权纠纷调解效率,助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佛山市委宣传部(市版权局)、禅城法院等部门联合推出著作权纠纷“一门式”和解机制,加强版权行政、司法机关及社会组织协作,实现版权简易案件和纠纷“一门办理”和“一次解决”。截至2020年12月底,已成功调解版权纠纷案件4069件,和解率达99.44%。
另一方面,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违法行为,开展“剑网2020”专项行动。2020年以来查办侵犯著作权案件14宗,刑事拘留9人,涉案金额共计超过570万元。全年审结著作权民事案件11062件,平均结案周期从2019年的近60天缩短到36天。
在持续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上,佛山统筹开展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软件正版化全覆盖检查,确保机关软件正版化率100%,持续推进民营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2020年12月11日,佛山市组织召开全市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会议,传达2020年广东省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联席会议全体会议精神,通报了佛山市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软件正版化全覆盖检查情况和全市有关信息项目的软件正版化情况,并明确下一步软件正版化工作计划。
推进版权社会服务 不断激发创新创作动能
推进版权工作的重要抓手,就是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质量。佛山在版权社会服务方面多管齐下,努力打造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建设版权工作专业阵地。佛山市委宣传部计划筹备建设佛山市版权发展服务中心,在国内率先打造集版权展示、交易、宣教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版权专业阵地。该项目已于2021年1月正式动工,预计建筑面积近1300平方米,将通过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向市民群众展示版权的内涵、版权工作现状和版权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建成一个专业的版权教育基地、版权展示阵地和版权服务园地。
加大版权作品创作扶持力度。2019年10月,佛山市修订和出台了《佛山市作品著作权登记资助办法》《佛山市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和优秀版权作品认定资助办法》,对七大类符合条件的作品采取资助数量不封顶的扶持政策,将创新创作能力和作品版权登记数量作为认定版权示范单位的重要标准,提高作品登记资助额度,激发社会创新创作热情。2020年,全市共受理一般作品登记11370件,比上年同期增长51%,数量居广东省第二;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8763件,居广东省第三。
培育社会服务力量。为进一步发挥专业人才在推进版权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优化佛山市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佛山市版权局成立佛山市版权专家委员会,新建广东省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广东家居设计谷、广东工业设计城等3个行业性基层服务站。
2020年9月9日,佛山市委宣传部(市版权局)、市版权保护协会共同启动“致敬版权大师,培育版权精品”行动,35位陶艺、书画、雕刻、非遗、设计和文学创作等各领域大师分享创作心得,讨论版权在文化传播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该行动旨在面向有分量、有影响力的版权相关领域作者,推出系列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免费为相关领域大师级著作权人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版权服务,搭建作品与产品对接平台,强化作品的版权保护、管理和运用,让大师们起到示范带头作用,鼓励和引导广大创作者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促使佛山版权创作增量提质。
强化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版权保护氛围
如何让版权保护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做好版权工作的关键。佛山市不断创新探索,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开展版权宣传,营造良好版权保护氛围。
一是通过主流媒体深度报道。2020年,《人民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南方日报》等主流新闻媒体登载佛山版权专题报道超过60篇次。佛山市制作的全市版权工作宣传片和10个版权知识短视频在多个主流新媒体投放。
二是举办线上线下主题宣传活动。佛山市承办了2020年广东省“4・26”版权宣传周暨“绿书签行动”主题活动,推出了“版权国潮馆”微信小程序,启动佛山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标识网络征集投票,一周内吸引15.4万人次参与,在全市掀起“学版权、同创建”热潮。
三是开展版权“三进”活动。将《著作权法》等纳入机关学法内容,建立机关干部旁听著作权案件庭审制度。开展“版权百企行”活动,面向全市100家重点版权企业开展版权专题宣讲培训。开展“版权知识进校园”系列活动,举办版权知识百校巡展,将学习版权知识融入全市中小学主题班会。
“虽百尺竿头,须更进一步”。对照国家版权局关于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的要求,佛山踌躇满志,不断强弱项、补短板。2021年佛山将围绕国家版权局、广东省版权局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继续高质量推进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全面做好创建验收工作,抓紧完成佛山版权发展服务中心建设,打造佛山版权名片,彰显佛山特色。建立佛山版权发展联盟,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起活跃的版权授权与产品转化的对接平台,强化版权在产业发展中的赋能作用。
此外,佛山还继续保持查处侵权盗版案件的高压态势,实施严格的版权保护。进一步强化监管、执法和司法之间的协作,营造优良的版权保护生态。继续推进版权纠纷和简易案件的快速调解。创新宣传方式,提升版权社会服务,更好地推动佛山版权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