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36位,印刷业全国劳模足迹闪光

作者:祝小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12-02

   □本报记者 祝小霖

数读

  1989―2020年,共有36名印刷包装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们坚守一线甘于奉献,他们潜心技改精益求精,他们爱岗敬业赤胆忠心……本报特对这36名全国劳模的故事进行分享――

  ☆印刷业全国劳模占全国劳模总数的0.17%

  ☆印刷行业全国劳模男女比例2.6:1

  ☆2家印包企业获全国劳模“双丰收”――湛江包装材料公司、保定钞票纸厂均有两位全国劳模

  ☆1995年印刷行业全国劳模数量达到峰值,共9位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齐聚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其中,印刷包装行业共有4人获此殊荣。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梳理,自1989年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基本形成每5年一次的固定周期以来,今年已是第七次表彰,印刷包装行业迄今有36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他们冲锋在车间,让匠心闪耀在一线;他们以过硬技术,在科技创新中发挥尖兵作用;他们热心做公益,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他们用自己的奋斗故事诠释着劳模精神。

  来自一线

  坚守岗位冲锋在前

  在7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表彰的36位印刷包装业全国劳模中,他们或是生产部经理、车间主任,或是质检员、技师,即使后来成为企业领头人,但都出自一线。

  今年的全国劳模,湖南奔腾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文创车间主任、出版发行员王华香,自1996年进入公司至今,从一线生产工人做起,做过普工、排版员、机长、业务员,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2004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提升为公司精装车间主任,如今又成为文创车间主任。

  同样,2010年全国劳模、青海虎彩印刷有限公司工人侯顺菊,无论是当操作工、钉箱机长,还是车间领班,工作中她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2005年全国劳模、保定钞票纸厂工人霍发水在深夜设备出现故障时总是第一个到岗。2000年全国劳模、赤峰市印刷集团公司工人莫日根几十年一直工作在裁纸岗位上。

  潜心技改

  极致追求精益求精

  做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也精一行。查阅36位劳模的先进事迹,他们多是技术骨干,大大小小完成过不少技改项目。靠着精湛的技术和爱琢磨的韧劲,他们在“品质从99%提高到99.99%”的极致追求中努力求索。

  今年的两位全国劳模,北京印钞有限公司胶凹印部主任技师、高级技师刘惠春和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印刷部技术主任、二级技师冯新源就是如此。前者作为北京市创新工作室及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军人,带领团队优化设备操作方法,为企业节约成本上千万元,是当之无愧的“点子大王”“中钞工匠”。后者主动承担技术攻关任务,使机台产能由原先的30%提升到95%,丰富公司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回顾过往劳模,这样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案例不胜枚举。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压印技术创新工作负责人曹湛卢是2015年全国劳模,在上海造币有限公司的硬币制造压印工序中,他是不可替代的“顶梁柱”,解决了奥运、世博纪念币等币种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工段长丁峰是2005年全国劳模。如今,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向全国乃至世界提供的近8000万平方米的胶印版材中,1/2都来自他所维护的生产线。2000年全国劳模、大连盛道集团有限公司大富塑料彩印厂车间主任王双进先后攻克90多项技术难题。

  甘于奉献

  爱岗敬业赤胆忠心

  如果劳模是一面旗帜、一把标尺,那么从中体现的奉献精神就是一种不计回报的给予,是一种对事业的全身心投入和付出。在36位劳模身上,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的默默奉献,润物无声、绵绵长长。

  让记者印象颇为深刻的是2005年全国劳模、成都地图出版社印刷厂组长吴金帮。1996年,吴金帮牵头印制131幅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任务。那段时间,他的饭食都由家人送到机器旁。就在工作十分紧张的时候,吴金帮80多岁的母亲糖尿病并发症日渐加重,可是印刷工作必须限期完成,他没能陪伴母亲,甚至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吴金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印刷人的赤胆忠心。

  更有锦州老兵天龙印刷文化有限公司放映队队长刘成金,创建志愿服务团队,坚持20年为广大群众义务放映电影。他们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个人休息时间,深入1000多个偏僻山村送电影下乡,送电影进社区、进工厂、进部队、进学校,行程30余万公里,足迹遍布辽西大地,义务放映电影6000多场,观众达300多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