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讨批评”新书研讨会点赞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12-02
前不久,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了儿童文学作家汤汤的最新童话长篇《绿珍珠》。值得关注的是,这不是它的首次亮相。一年多前,这本书的批评前置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许多评论家在会上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之后,汤汤和编辑根据这些意见,进行了重写式的修改,使这本书在今天以它所能抵达的最好样子出现在读者面前。
出版社为作家新书开研讨会已是常态。但据笔者观察,很多这种研讨会开得名不副实。研讨会上的意见应该有肯定,也有批评或建议,但在笔者参加的一些新书研讨会中,表扬捧场无所顾忌、无边无际,批评建议少之又少,偶尔有也只是不痛不痒地说两三句。
一个作家出了新书,对于作者和出版社来说,都是件高兴的事,表扬居多可以理解。但是,对于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的成长来说,这种研讨会肯定不如《绿珍珠》这样的批评前置研讨会的作用来得直接与积极。
当然,开“讨批评”的新书研讨会,需要作家有敢于面对批评之声的勇气。汤汤曾说,批评前置研讨会之前,她的心情是很忐忑的,但随着研讨会的进行,她的心安定下来,一个作品在出版前就被这么多老师阅读,而且给予许多真实、诚恳的意见和建议,对写作者是珍贵和奢侈的。
敢于“讨批评”的背后,也体现出出版社以“慢出版”的精神,认真打磨图书的态度。在少儿出版最火热的儿童文学领域,涌入了众多年轻作者,但是大家还在提儿童文学作家队伍青黄不接,就是因为一流作者太少,导致出版社抓着几位名作家来回薅羊毛。如果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与年轻作家共同成长进步,就能培养出自己的作者队伍,如此才能保障图书出版的质量。
批评是希望你变得更好,希望更多出版社能够多开“讨批评”的新书研讨会,使研讨名副其实,让出版社和作家不断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