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化学所:
助盲人共沐书香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11-18
□贾志梅
盲人群体扶贫是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作为我国1700万盲人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盲文在盲人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中科院化学所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将绿色印刷技术与3D打印原理相结合,探索绿色盲文印刷技术,实现科技助残。
盲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其印刷方式与普通的文字印刷具有很大区别。当前盲文印制技术是采用机械压印方式,以金属凸版在特种纸张上冲压出盲文凸点。这种方式印刷效率低下,印刷数字化程度远远落后于普通图书印制技术,导致盲人人均盲文书籍年供应量不足0.05册,远远低于全国出版物人均年供应量36.6册,极大地阻碍了盲人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的发展。
绿色盲文印刷技术使用工业级大幅面、高精度喷墨技术的方式将低迁移、高黏度的环保纳米抑菌型喷墨材料打印在普通纸张上,实现高度大于0.5毫米的盲文印制。经过两年多的技术攻关和推广,绿色盲文印刷技术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新技术在市场影响力、应用范围等方面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首台盲文打印设备于2018年10月在中国盲文出版社投入实际生产,应用于办公环境的小型设备也陆续投产。目前,该技术印制的盲文图书、印刷品已投入正式使用,国内大、中型盲校及出版社已应用此技术印制近50个品类,上千本课外读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共卫生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盲文因需长期触摸盲文纸张,为有效提升纸张及其制品的安全性,防止其成为传播疾病的途径,中科院化学所及时开展盲文专用长效抗菌纸张的研究工作,抗菌率超过99.99%,抗菌有效期两年以上,可安全应用于盲文印制,目前已进入试用阶段,产品投放市场后可进一步推广延伸到学龄前儿童、老年人图书印制领域。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