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绿”意更浓

作者:祝小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11-18

  □本报记者 祝小霖

  2020年,各地围绕印刷业绿色化发展已出台或即将出台部分相关政策。 祝小霖 制图

 

  顶层设计规划引领,地方积极推动落实,印企强化创新应用,产业链上下游构建良性互动的绿色生态圈,2020年印刷业绿色之风强劲有力。《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电话连线北京、山东、福建、四川、重庆、青海等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及印刷企业相关负责人后发现,今年印刷业已是“绿”意盎然,绿色底色更浓。

  政策保驾护航

  如今,国家新闻出版署等五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已1年有余。各地印刷业主管部门纷纷出台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落地政策,并积极推进绿色化项目实施。

  部分地区根据当地实际做好绿色规划。结合北京地区完善空气重污染应急减排清单相关工作安排,北京市委宣传部今年发布了北京市出版物印刷企业减排绩效分级A、B级企业名单。四川制定了《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建立完善印刷业绿色化发展机制等11个方面。四川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处长鄢茂告诉记者,他们曾分赴成都、绵阳等16个市(州)调研了解印刷企业绿色化发展思路及相关建议,并组织当地规模以上印刷企业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

  山东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管理处副处长史广胜表示,山东正计划制定《山东省印刷业绿色化发展实施办法》,拟发布山东省绿色原辅材料目录,推动出版物印刷企业采用低VOCs含量的油墨、胶黏剂、清洗剂等。

  福建、重庆和青海则拿出真金白银给予企业绿色补贴。福建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处长陈明森表示,今年年底前福建计划发布省示范印刷企业管理办法,在未来3年时间内认定100家印刷示范企业。其中将积极开展绿色印刷列入优先条件,认定后将积极争取给予一定资金扶持。重庆今年首次开展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示范企业项目补贴,拟拿出200万元补贴印刷企业。

  据青海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管理处处长林晓璇介绍,2019年―2020年,通过组织申报中央、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青海6家绿印企业获得各类资金130万元。

  应用改造升级

  2020年,行业各领域内,新技术得到转化,新工艺提升质效,全产业链上下游于细微处见绿色真章。

  在工信部今年公布的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中,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出现在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公示名单中。盛通股份总裁栗延秋告诉记者,盛通持续开展绿色化节能改造项目。“每年减少VOCs排放量近80吨,每年减少纸张损耗60吨,每年节水达630多吨。”

  山西人民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岩表示,今年山西人印的印刷环节采用中央供墨系统,统一专用墨罐经管道直接输送至各个印刷机台。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今年累计支出258万元,用于全面推进绿色印刷。该公司总经理沈春铭说,2020年公司重点推进VOCs二期排放治理工程,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则进行了系统升级。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朱敏介绍,华联将印刷机润版液循环系统升级为中央供润版液系统。“系统升级后,每年可减少润版液使用量1.6吨,减少电能消耗25万度,减少液体危险废弃物产生量5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