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做精:有意义又有意思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10-19
□本报记者 袁舒婕 刘蓓蓓
当前,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相关图书不断上市。翻看脱贫攻坚主题图书,可以看到,很多都做得生动接地气,比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案例选”丛书、《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贫困问题》、《勤劳敲开幸福门:巾帼减贫脱贫故事》等,通过案例、故事等来反映大时代,更具可读性,也让选题做得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
深挖选题 精选典型案例
江西人民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副主任李月华是《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贫困问题》一书的责任编辑,她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像《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贫困问题》这样的政治理论读物,中国的作者很少采用案例说明的表达方式,我们不仅用了,而且用了5个完整的案例,可以说是比较大胆的尝试。从目前的反馈来看,无论是学者还是读者都还比较认可,包括中央电视台、民生智库等多家单位已经联系我们进行团购。”
为了增加书的可读性,李月华说,她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选入全国脱贫攻坚战中涌现的经典案例来佐证理论部分的阐释;另一方面就是建议作者专门增加导论和结语两大部分,引导读者领会图书的核心内容。”
《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贫困问题》的作者黄承伟是一位洞察力敏锐的权威作者,他最终选了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贵州省、积极开展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山东省、作为县市一级脱贫攻坚战典型代表的江西井冈山市和河南兰考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首倡地湖南十八洞村5个典型样本。“这5个样本以小见大,从省、县、村3个层级立体呈现了中国减贫奇迹背后的事实逻辑,非常具有说服力。”李月华如是说。
在做选题的过程中,地方出版社选当地有代表性的内容来进行阐释,以小见大,比较容易做出自己的特色。2018年3月由天地出版社出版的《高腔》,是全国较早讲述脱贫攻坚的文学作品。今年5月出版的纪实文学《古路之路》是继《悬崖村》后,天地出版社聚焦“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又一部现实题材力作。该书以出行之路从木梯到钢梯,再到骡马道、索道的嬗变历程,讲述了古路村的脱贫攻坚故事,生动反映出这座彝家村寨的大发展、大跨越。天地出版社社长杨政说:“不管是重要节点选题,还是重大主题选题,天地社都会深入挖掘在地方上具有典型意义和全国影响的。”
除了案例典型之外,“烟火气”也成了近期脱贫攻坚图书的一大特点。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勤劳敲开幸福门:巾帼减贫脱贫故事》,里面很多讲的是来自于中国贫困农村的带着乡土气的故事,比如养羊、种菜、家政等。中国妇女出版社主题图书编辑部主任、《勤劳敲开幸福门:巾帼减贫脱贫故事》项目策划及中文版责编孔姿说:“里面有像黄文秀这样的优秀的扶贫典型的故事,也有平凡得就仿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但这些女性无一例外的善良、坚韧、勤劳、努力。”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的“烟火气”的故事,让有深度的主题出版物多了几分温度,也更受读者青睐。
推敲文字 呈现更好效果
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繁花似锦》在人物设定、形象塑造、情节设置、文字表达等方面,都具有文学创作的艺术性和技巧性,让人一读之下,不忍释卷。随便打开书中的一段话,都是趣味盎然:“人啊,真不可貌相,这个秋叮叮啊,看着娇滴滴的,无论是下田插秧,还是上玉米地拔草,她都拿着个毛茸小兔子,哪儿像个干活的?哎,就数她最能吃苦。开始是不会干活,但她认学认干,别人休息,她不休息,一定要把进度赶上来。有时候,她那一条垄铲到头了,再回来接别人,帮着其他人干活。真是个好女子!”
可以看出,这和以前正儿八经的脱贫攻坚主题图书的面孔已经大不一样了。
该书的责任编辑张妍妍说,在出版的过程中,她不断和作者张艳荣交流,听张艳荣讲述创作的经历、故事的背景、写作的感想。“我深深体会到张艳荣老师是多么想把自己对故乡这片黑土地的挚爱、对父老乡亲的眷恋,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于是,我们不断地完善作品,从情节设定、编校质量、装帧设计到营销宣传,都努力让《繁花似锦》以最完美的状态绽放。”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案例选”丛书中的《先锋引领》也在文字上下了大功夫,为了书稿呈现更好的效果,编辑请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国组织人事报社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审改书稿,进一步修改润色文字。“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案例选”丛书中《第一书记》的责任编辑何羽说:“我们要重视大众化、通俗化的表达,通过有深度、有温度的解读,将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的成果和思考,创造性地加以总结和传播。如此,脱贫攻坚主题出版才能真正落地,发挥组织动员与价值引领作用。”
给自己人看的文字更鲜活了,给外国人看的脱贫故事也更注重叙述的方式。外文出版社推出的《中国扶贫案例故事选编》,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向国际社会讲述生动鲜活的中国减贫故事,是几位外国作者奔赴福建、湖南等地实地考察扶贫项目,深入了解中国扶贫的具体措施和成效,实地采访后用英文直接撰写的,这可以让外国读者真正愿意看、读进去。
求新求变 增添出版活力
脱贫攻坚主题作品想要叫好又叫座,除了兼具主题导向正确与文学艺术性强之外,还需要在后期的出版过程中不断打磨每一个细节,并求新求变,增添出版活力。
《先锋引领》通过丰富的形式来让这个题材的图书更生动,其中包含扶贫感言、个人简介、事迹材料、驻村日记、现场图说、扶贫真招等内容,全面立体地反映了党员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扶贫助困、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经验。
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室编辑陈佳冉曾多次参与重点主题出版物的编辑工作,她说:“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新的表达形式也是主题图书可以大胆尝试和探索的未垦地,比如出版数字图书、图文书、音频视频书、多媒体互动产品,将图书的发行与线上平台结合等,也许这种跨界、出圈的大胆探索,能为出版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当然所有的创新,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
接下来的脱贫攻坚图书会是什么样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郭晓明说:“今年大量涌现各类脱贫攻坚、抗疫等内容的作品,表现出‘既有长镜头也有小切口,既接天线也接地气,既有意义也有意思’的特点。可以预见,今后主题出版将更加关注基层一线典型事件和先进人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