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平湖“扫黄打非”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

“金课堂”“微管家”都是“扫黄打非”好帮手

作者:黄琳 杨吉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10-16

  □本报记者 黄琳 通讯员 杨吉

  平湖市花园社区“护苗”课堂开设软陶课程,教小朋友制作平湖市“扫黄打非”LOGO“小平虎”。 平湖市“扫黄打非”办公室 供图

 

  浙江嘉兴平湖市日前打造嘉兴市首个“扫黄打非”口袋公园,利用位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前的小型公园布置“扫黄打非”标语等宣传阵地,同时结合村级青少年宫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扫黄打非”志愿服务驿站。

  “我们主动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在‘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浙江省平湖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莫忠海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平湖市目前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38个,不定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进校园活动,把文明校园创建与全民阅读、“绿书签”进校园等活动相结合,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自觉抵制和远离“黄”“非”危害,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花园社区是一个人口集聚、新居民多、业态丰富的社区,我们结合文明实践工作品牌,打造了集管理服务、学习宣讲、价值引领、文化传承、志愿互助‘五位一体’的‘扫黄打非’基层治理新样板。”花园社区负责人吴林飞介绍道,花园社区利用文明实践中心“金课堂”品牌优势,定期进社区开展专题知识、法律政策宣讲和网格员业务培训,开设“扫黄打非”主题创意软陶、手抄报等手工课程及“小手拉大手”社会文明向前走等实践课程,提高青少年抵御文化垃圾和有害信息的能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平湖市通过设置“扫黄打非”志愿服务驿站,将“扫黄打非”监督员、网格员、志愿者等队伍归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队,并由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统筹调配;提出打造社区“文明微管家”理念,在网格化管理体系基础上,划分“扫黄打非”微网格,志愿服务队员受聘成为微网格“一对一”管家,将“扫黄打非”工作触角深入到居民楼、企业商户和学校等重点场所。他们还建立了“扫黄打非”居民正向、负面清单,作为推荐申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金平湖”好家风家庭、“十星级文明示范户”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