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江南 鱼米之乡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10-13
□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李靖
时值金秋,行走在宁夏银川市广袤的大地上,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银川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由于黄河流经银川平原,加之唐代以来历朝历代在银川平原兴修各种水利设施,秦渠、汉渠、唐徕渠、惠农渠等灌渠形成了银川平原的灌渠网络,使得银川平原的灌溉农业十分发达,成为西北重要的产粮基地和水产养殖基地。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推进节水型、生态型现代化灌区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眼下,正值秋季农田水利建设的窗口期,流经银川的惠农渠正在加紧进行现代化灌区节水升级改造。
10月3日上午,我来到惠农渠银川市贺兰县境内清水桥节制闸工程建设工地。从高处俯瞰工程,惠农渠犹如一条长龙盘卧在金秋丰收的大地上。渠道两旁,运送砂石料的大型车辆来回穿梭,一台台挖掘机正在加固护坡,100多名建设者放弃了假日休息,忙碌在施工现场。“今年国庆假期的晴好天气使国庆黄金周成为我们工程的‘施工黄金周’,我们正加快工程建设步伐,确保在冬灌前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宁夏惠农渠节水改造工程项目总监马胜华对我说道。
惠农渠是宁夏引黄古渠,修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历经多年的改造,目前干渠全长227公里,灌溉面积113万亩,年输水量8.1亿立方米。改造后的惠农渠可解决6.4万亩农田灌溉困难问题,年节水量约250万立方米,有效提高了渠道灌溉保证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从满目荒凉到“鱼米之乡”,到各族群众共同建设的美丽富饶的“塞上江南”,如今的银川湖泊星罗棋布,物产丰富,一个富裕、文明的新银川已精彩亮相,而我也在这样的一个又一个故事中穿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