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APP安全认证”发挥净网效力

作者:王桂霞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10-13

  相关数据显示,工信部2020年累计巡查4.8万余款APP,专项检查了200多款APP。今年以来,公安部依托网民举报、巡查发现,依法处置了7000多款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APP。可见,问题APP占比很大,这些都对用户构成潜在的威胁,令用户的隐私信息、虚拟账号、财产等陷入危险之中。因此,监管部门除了依法处置之外,应借助推广“APP安全认证”的机会,加紧建立一套安全保障机制,促进APP生态环境得到净化。

  目前,“APP安全认证”自愿申请原则,并非强制性原则,不能覆盖到所有APP,所以其效力有限,需要在未来通过权威性地位,吸引更多开发商主动申请,实现良性循环。通过认证的APP,也仅能代表其在认证时符合国家标准,并不代表之后将一直处于合规状态,这就令认证缺乏长效性。因此,应加强跟踪监管措施,对APP的迭代升级进行持续检验,以防开发商“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安全认证的幌子欺骗用户。

  而且,按照相关规定,APP获安全认证之后,如果出现不合规行为,仅会导致证书被撤销的后果,并不能因此加重处罚,这就令其缺乏约束效力。考虑到“APP安全认证”对企业和用户具有积极引导作用,应逐步加强认证机制的约束力,可以探讨与信用机制、司法处罚等关联,以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并保持严格的审查程序,促进“APP安全认证”实现优胜劣汰机制,达到约束企业行为、净化网络环境的目标。

  (10月7日 人民网 王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