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闻上热搜因契合伦理

作者:江作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0-07-16

  □江作苏

  有一些新闻并不具有轰动性,却在一个范围内、一定时间段“火”了。为什么?其重要原因在于契合了受众的伦理需求。

  7月12日,《真汉子!武汉18岁小伙刚参加完高考就抗洪巡堤》的消息上了人民网热搜,两个小时阅读量就达6799万。消息并没有多大的故事性,但是“孩子懂事”“知道担当”这些要素,暗合了民间对“善”与“义”的伦理期盼,所以不经意间成为争相传阅与评论的对象。

  在信息爆炸的态势下,无论是专业媒体还是自媒体,争夺眼球的办法都想尽用绝。但是,在貌似平等竞争的传播环境中,总有一些力量在起着支撑性的作用。对此,做新闻和看新闻的人都要冷眼观察,慎作判断,而研究新闻规律的人,则更要深入一层,看到人性,探至伦理。

  在某些西方新闻理论看来,人性的弱点之一是猎奇,而猎奇新闻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就是反伦理,越是坏事越吸睛,越是反常越叫座。不要以为这个论调过时了,某些西媒和港台媒体经营者历来是公开主张如此的。根据实时资料可见,“血、色、腥、膻”四字秘诀仍是他们内容运行的潜规则。

  我们暂不去谈论人性的弱点,至少这个世界的存在不是依靠人性的弱点建设和相互维系的。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难道不应该将这宝贵的资源用于善与美的基本面,用于把人与人用共同的伦理联系起来,去为这个星球的居民增多一些美好吗?

  其实,西方学者也看到了反伦理新闻的坏处。拉扎斯菲尔德就指出过,不健康的大众传播具有麻醉作用,这类信息洪水,降低了人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设想一下,一个人睁开眼看到的新闻大都是恶意恶语恶俗恶行,怎么能产生对生活的认同?怎么会产生对他人的信任?又怎么有热情去建设新生活呢?

  当然,新闻报道关注美好并不是外在的要求,而是生活本身就是如此,理应关注。这些题材就像草根,姿态并不显眼,立意也与高贵无缘,但是在平凡之中恰好与民意的伦理标准合拍。就拿这则18岁小伙巡堤新闻来说,中国人的家庭里,哪个不希望孩子懂事?懂事就是懂做人的道理,能够实践以善为本的伦理。高考是孩子的大事,孩子一考完就去抗洪,这种反哺行为,把对象扩大到家长之外的社会,可以说是大家认同的新人伦的写照。这件事激起阅读量增长的背后,实际上是获得了广泛的认同感。

  一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和各种灾害不断,给人感觉这个世界比过去“坏”了很多,实际上稍读历史就应知道,灾害在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消停过。当下由于网络进步,信息量指数级增长,各种负面信息形成的无形压力高于过往。在这样的态势下,看到生活的本来面目,认识到社会中优秀伦理的支撑作用,对于民族复兴之事业,对于一个进取的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